罗炳全:“病不倒”“闲不住”的好书记
四川在线雅安频道讯(杨青 记者 王建明)日前,天全县仁义乡党委书记罗炳全在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暨表彰优秀县乡村党组织书记大会上,授予四川省“四川省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称号。
昨日,记者来到天全县仁义乡,追寻罗炳全事迹。翻开罗炳全的民情日记本,在首页,记录着“民为我本,民在我心,我为民事,事为民做。” 这不是罗炳全的豪言,也不是罗炳全的状语,但是,这些年来,罗炳全是一直在这样铭记和践行。
罗炳全,天全县仁义乡党委书记,为老百姓做事,为群众致富找路子,肯干、务实。然而,在去年,这个土生土长的天全汉子,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后的救灾奔波中病倒了。权威检查结果——肝癌。手术后,他顾不得休养,又回到仁义乡继续投入工作。
让群众致富,勇当助推发展的领路人
在天全仁义乡,提及罗炳全,不少人都知道他是个“闲不住”的好书记。面对仁义乡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发展需求,罗炳全一方面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另一面积极与县上有关部门协调。在罗炳全的多方努力下,仁义乡永兴村养殖小区成为天全县唯一一个持续发挥养殖效益的小区,此地的山地鸡年均出栏量达到40万只以上。
为此,这位年近五十的乡党委书记可谓用心良苦,一方面,他为了引导群众走规模化养殖发展的路子,发动本乡创业青年成立“顺欣林下养殖合作社”“鑫农林下养殖合作社”“宏欣林下养殖合作社”三个专合组织,建成共占地1140余亩的养殖基地,带动300多户农户养殖绿壳蛋鸡。另一方面,他积极发动群众成立“桐林沟农民土鸡养殖合作社”,把仁义乡的土鸡等土特产品推向市场,并建立“猕猴桃科技示范园”,带动农民发展新型经济。
在他的带领下,该乡群众实现年均增收600元以上,高出全县平均水平。
“民生工程是大问题,更是关系到老百姓幸福感的老问题。”罗炳全说。
正因如此,他先后组织群众开挖沼气池1500多口,搭设自来水管上万米,解决了7000多人的饮水问题,并且又相继修建了通村、通组、产业公路45公里,让全乡通村公路率达到100%。
以身作则,让党和群众靠得更近
“要让群众相信你,就必须真正为群众做实事,了解他们的想法,知道他们的难处。”作为仁义乡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罗炳全始终坚持“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手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他始终心系群众,把群众的冷暖常记心间,把群众的事情放在首位,主动融入群众,并与群众打成一片。”罗炳全的一位同事说,在他的带领下,全乡干群同心,党群同向。在基层工作的20多年里,罗炳全坚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愿、所盼,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争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在仁义乡工作的7年时间内,该乡10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的3000多户农户家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哪个组有几个五保户、低保户、留守老人儿童等,他也了如指掌。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时,罗炳全第一时间进村入户查看灾情,到各临时安置点看望安抚受灾群众,每日工作从早至晚,从不懈怠。
他病了。但在治病初期,他依然坚持打着吊瓶,继续工作。为此,不少同事都感动地称他为“吊瓶书记”。手术后,他第一时间回到仁义,并通过一系列有力有序的措施,让全乡灾后重建项目、农房重建工作顺利推进。
省政府秘书长、市委书记叶壮得知他的情况后,立即前往医院看望慰问他,叶壮说,“‘4·20’芦山强烈地震以来,涌现出了许多群众称赞、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层干部,你是其中的优秀典型代表,你的事迹使我们很受感动和教育。”
“群众的事无小事,只有把群众的事情办好了,才不愧于一个共产党人的称谓。”罗炳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