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罗懋康教授与师生探讨“数学应该是什么”

21.09.2016  22:09
9月19日下午,作为我校校庆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罗懋康教授在锦江学术会堂,与广大师生共同探讨“数学应该是什么”,为大家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思想盛宴。     长江学者罗懋康教授与师生探讨“数学应该是什么” 新闻中心记者 贾璐瑞 摄   罗教授的讲座围绕“数学是什么”、“学了数学干什么”“数学之长是什么”“数学之短是什么”“现在怎么学数学”及“将来怎么用数学”六大方面开展,旨在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罗懋康教授带领大家走进数学的奇妙世界   新闻中心记者 王晶 摄   同学们认真听讲座 新闻中心记者 王晶 摄   他首先从知识、方法、艺术、乐趣四个方面分别对数学进行了阐述。他说:“数学能够提升我们对思维对象或行为对象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为我们提供了处理对象的结构、关系及其变化方面的方法;至今未解的数学难题犹如艺术,让人忍不住不断探索;数学有着非常纯粹的结构美,带给人乐趣的享受。”他认为,数学的属性虽然难以做出公认一致的定义,但大家可以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使数学发挥最大的效益。 罗教授指出,虽然学好数学可以“算无遗策”,但学习数学时所需的“灵活、容差、广泛”却又是数学无法直接提供给我们的,因此需要同学们锻炼兼顾细节和大局的能力。他希望在学习阶段,大家要做到:多作练习、换位思考、强制提炼、横向联系,在初期阶段,要将数学技能练习熟练,把概念理解透彻,而在后期阶段,则要把握本质,洞察深远,要以数学为基础、为手段,提高自己全面的、一般性的思维能力。此外,还可以以数学为工具、方法研究其他学科,以数学为工具、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机、信息安全、雷达,化学、材料、心理,军事、行政……”罗教授列举了基于相应领域主要知识和思维方式,学了数学后将会带来直接优势、间接优势及潜在优势的工作领域,他通过精炼思辨的语言,生动详实的例证鼓励同学们将数学教授给我们的理性而富有逻辑的思维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自己数学知识,特别是数学思维之长,补自己非数学知识非数学思维之短,并以之胜过其他非数学专业人员。 整场讲座,罗教授运用大量专业术语,同时旁征博引,以自己学习、运用数学的亲身经历讲解,使整堂讲座内容充足,信息丰富,学术气息浓厚。土木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彭豪在讲座结束后表示,罗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专业而严谨,不仅让他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的认识,更启发了自己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兴趣。 据悉,为回顾办学历程,展示办学成就,凝聚各方力量,共商发展大计,学校本着“简朴、务实、热情”办校庆的原则,定于9月至10月开展以学术活动为主的10周年校庆活动月。期间,学校将组织开展系列学术讲座、文体活动、庆典仪式、庆祝晚会等系列纪念活动。 新闻中心记者 王程月 杨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