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银行:运用数字技术解决碎片化金融服务难题

12.04.2023  09:52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1日电 “2022年对于我们这类数字银行来说,是一次检验、一次考试。总体上说,新网银行在这场超限的压力测试当中交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近日,新网银行行长江海透露,该行在2022年整个经济结构性调整,同时叠加疫情因素的影响下,实现了逆周期积极扩表,资产规模和收入规模均实现增长。

  一直以来,新网银行坚持“移动互联、普惠补位”的差异化定位,着力打造为一家数字原生银行,服务小微群体、支持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

  那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重心的转变,新网银行在扩内需、促消费方面有何规划?作为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新网银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普惠金融业务?为助力“双碳”目标顺利达成,该行在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具体有哪些战略规划和部署,落实情况如何?

   坚持“两个只做”,解决碎片化金融需求

  新网银行一直强调两个只做:只做主流银行不能充分服务的客群,只做依靠技术能够管控风险的业务。

  江海表示,作为一家数字原生银行,数字技术可以解决长尾客群的碎片化金融问题,因为碎片化金融服务需求存在“小额、短融、高频”的特点,额度越小的金融,其实对技术的要求反而就越高,还要考虑经济可行性问题。

  “只有数字技术才能够解决普惠金融的问题,解决碎片化金融的问题,解决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两个问题。”江海认为普惠金融是一场“针尖上的舞蹈”,要跳好这个舞蹈,需要运用好数字技术。

  在江海看来,让碎片化的金融服务具备高可得性,除了让客户能够拿到资金之外,还要让其能够以最小的时间成本和无冗余的资金成本来获得。目前,我国有超过1亿的个体工商户,他们大部分都需要金融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新网银行小微贷款累计发放超750亿元,普惠型小微信贷业务增速为73.05%。

   打造特色银行,扩大新市民覆盖范围

  谈及提振消费,江海直言,坦诚来讲,当前提振消费意愿是颇为关键的问题,疫情过后带来的疤痕效应客观存在。

  疫情管控放松之后,经济重启,当人们的现金流得到改善之后,往往第一件事不是去扩大消费,而会有一些缩表的动作,比如近期的房贷提前还款行为等。

  江海认为,消费复苏可能是一个冷热不均的过程状态。如餐饮消费的复苏是比较强劲的,这是一种补偿型的、相对小额的消费复苏,复苏相对较快。其实大宗消费也在复苏,但却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江海介绍,今年新网银行按照监管要求,积极通过消费信贷手段助力提振消费,围绕国家鼓励的新消费重点领域,如3C电子、新能源车、旅行旅游等,加强和这类消费场景的企业协同,把金融服务嵌入到消费场景当中,助力提升消费。

  “打造新市民特色银行是新网银行落实普惠、落实数字银行定位的体现。”江海表示,从需求端来看,在提升消费能力方面,新网银行将进一步扩大下沉和覆盖的范围,让更多的新市民在进入城市之后,能够实时地获得云端的生产备用金或生活备用金,并通过一些模型和数据精准识别新市民,进而采取利率优惠、折扣券、多种免息券,去鼓励和提振用信需求。

  据接近新网银行人士透露,随着经济回暖、市场复苏,信贷需求增长,2023年一季度,新网银行各项指标继续全面向好,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29%、17%,实现规模和效益双增长的“开门红”。

   依托数字化能力,助推普惠金融

  江海认为,在主流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地方,数字金融服务也十分活跃。截至2022年末,新网银行实现了对全国原832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的授信全覆盖,累计授信客户数646.81万人,累计发放贷款4,498万笔、金额1,458.07亿元。

  充分发挥补位作用,用心服务普罗大众、社会基座群体,这正是新网银行最初成立时的股东初心,也是监管设立民营银行试验田的初衷。具体来讲,由于新网银行规模小,决策流程短,在类似于“用数字技术解决普惠问题”方面,能够进行流程整合式的创新难度会比大中型银行更小。

  从时间来看,新网银行的实践证明试验田取得了效果,既发挥着鲶鱼效应,也发挥了试验田的功能,验证数字技术是否能够解决难题,是否能够带来一些技术和流程的创新。在发展过程中,新网银行也为大中型机构大规模服务普惠客群当了尖兵。

  江海认为,新网银行正在走一条难路——服务于最基座、最普罗大众的群体,但这条路恰恰可能是中国普惠金融最后需要攻克的若干命题之一。在中国金融蓬勃发展的当今,解决这项难题,是有着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但其中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

  江海表示,做普惠金融,首先会遇到的难点,是如何识别风险,其次,是成本问题。在解决技术可行性的同时,对于基座群体较低水平的普惠金融需求,哪怕是几千块钱几万块钱的贷款,银行依旧需要进行系统记账、计息、去扣款,这种碎片化业务对技术难度和经营精细化程度要求是很高的,是“针尖上的舞蹈”。最后,就是基于技术和业务,需要去做流程的创新。

  道阻且长,但新网银行已经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业务流程创新,亦或是基于技术创新的精细化运营,妥善解决了上述难点。尤其在技术创新方面,截至2022年底,新网银行已累计提交了490多项技术专利申请,获批超140项,先后承担多项人工智能相关重大专项课题,这也使得新网银行在助力中国普惠金融的路途中,有着坚实稳定的基础。目前,新网银行客户贷款笔均金额约3524元,1000元及以下占比62%,1000到5000元占比25%。

   践行双碳目标,争取完成绿色认证

  作为绿色金融的践行者,新网银行于2022年完成了其历史上所有碳排放的全面中和,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经营活动全面碳中和的法人银行机构。江海解释,由于新网银行本身是一家经营历史较短的银行,同时采取了全数字化模式,自成立就秉承“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不跑路”的理念,这也意味着客户没有油耗,没有能耗,没有太多碳排放,同时新网银行也没有总分支机构的设置,服务方式本身就是一个低碳低能耗的模式。

  据了解,新网银行已经连续两年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对于披露的初衷,江海表示,银行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企业,所以这些年无论是政策、监管的导向,还是公众的认知,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赋予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这对新网银行的经营也有加成作用。

  江海称,今年新网银行会争取完成绿色认证,也会对今年经营的碳排放进行全面中和。面对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新网银行将开设碳账户,去发放碳积分、碳权益,以此吸引客户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同时,新网银行将对通过绿色认证的企业提供倾斜性利率支持,以此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绿色认证中。(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