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对付网络诈骗建立通讯诈骗紧急止付机制

26.04.2016  10:20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不断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的情况屡见不鲜。笔者近日从公安部门获悉,为避免群众财产受到损失,绵阳市公安局联合中国银监会绵阳监管分局、人民银行绵阳中心支行、驻绵各商业银行、信用社在我市建立发案后紧急止付机制,建立起一道“安全屏障”。

前不久,市民马女士接到“儿子”一条短信,让其向一个卡号上转款20万元。随后她来到银行办理转款业务,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她核对收款人情况,但马女士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可能骗自己,坚持将钱转走。在办理完转账业务并离柜出门时,马女士突然想起来:自己的儿子以前需要钱的时候都是打电话,这次为什么会发短信?她急忙跑回银行。了解情况后,银行与涪城公安分局立即启动紧急止付机制,分工协作,争分夺秒将此款止付、冻结,避免了马女士巨额资金受损。

3月下旬,受害人杨某某接到自称是“成都市公安局何警官”的电话,说杨某某涉嫌洗黑钱,要将其账户冻结18个月。几分钟后,杨某某又接到自称是“绵阳市刑警大队李警官”的电话,要求其协助何警官把案破了,对自己有好处。后又有自称是“杨科长”的与杨某某联系,要求将其账户上的10万元转到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并说次日9时许便能将钱取出。杨某某轻信对方是警察,将款转出后发觉被骗。城南公安分局接警后当即带领受害人到塘汛镇农村信用社查询涉案资金流向,并立即将受害人银行账户和对方账户信息录入电信诈骗系统,利用紧急止付机制对涉案银行账号进行紧急处置,在犯罪嫌疑人未将资金转出前止付了该账户里的10万元资金。随后,办案民警前往该账号开户行所在地的南充市顺庆区,对涉案账号实施冻结,成功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10万元。

据绵阳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利用通讯、网络手段进行诈骗在全国呈多发态势。这类诈骗案破案难度较大,但对受害者而言,最关心的是被骗资金能否有效控制。发案后紧急止付机制的建立,能让警方在接到群众报警后的第一时间内与各家银行联动,快速追查、止付、冻结被骗资金,尽最大努力挽回群众财产损失。

.

2019年1月11日 第1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1月11日 第1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药监所
2018年12月24日 第19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12月24日 第19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药监所
2018年12月6日 第18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12月6日 第18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药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