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网站】中国高铁:国家安全战略的新支点

09.10.2014  13:55



 


核心提示

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是拥有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和制天权。我国陆地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纵横5000公里,铁路运价低、运量大,是跨区域物流的首选。当中国高铁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开始颠覆人们关于空间和距离的概念时,陆权时代的回归便成为了可能。近年来,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也引起了一些西方国家的猜测。中国为什么必须建设高速铁路?高铁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理解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近年来,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等相继开通运营,新疆西藏及西南边陲也修建了大量的铁路线,而且还有大量的新线正准备开工,这些都是中国高铁迅猛发展的实际成果。

这些铁路线的通车,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发展机遇,对保障国防建设、捍卫国家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人民解放军在战时履行保卫国家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战略支撑。

■铁轨上的交锋—— 中国高铁领跑全球

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而今,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高铁创造了从“追赶者”一跃成为“引领者”的奇迹。

根据《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至2012年,中国建成42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总里程1.3万公里;至2020年,中国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

而这样一组数据也显示了中国当前的高铁建设正按照这一方案稳步进行:京津城际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2009年发送旅客1458万人次,2011年发送旅客2104万人次,连续几年来大幅增长;武广高铁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2010年发送旅客2036万人次,2012年突破12.5万人次……

中国正成为全球领跑者,世界铁路的未来在中国。”对于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部总监伊格纳西奥·巴伦曾这样预言。

对于中国高铁的发展,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他的国情咨文中承认:“中国的高铁技术比美国领先10年。”除了美国之外,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均提出希望引进中国的高铁技术。

记者从相关部门得知,在这样的发展局面下,今年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加快铁路建设的5项政策措施。此举向全世界传递出一个信号,今后,国家将继续加大对铁路的投入和给予更加积极的政策扶持,中国铁路将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展望陆权时代—— 高铁或改变时代格局

交通运输从来都是一种战略资源,古罗马强大是因为修建了发达的路网,而英吉利日不落帝国强大是因为建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船。历史上,重要交通工具的发展也曾改变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基本格局。

统计显示,世界上大约3/4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80%的人口集中在距岸200公里的沿海地区。其原因就在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近代海洋交通技术发展,把这个世界从“陆权时代”变为“海权时代”。

高速铁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种改变时代格局的交通方式,它将对既有的海权时代造成冲击,使陆权再次成为重要的战略。”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海权”,但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海权”与“陆权”关系,建立一种对冲海权的新陆权观。

放眼全球,高铁已经成为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其扩建及升级工程也正在悄然进行。到2020年,日本高铁将从目前的40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欧盟高铁里程将从7000公里增加到1.6万公里。美国也提出,要在25年内建立一个覆盖80%美国人口的高铁网络。

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专家表示,陆权的回归,对中国至关重要。

早在2012年的“高铁建设与国家战略”研讨会上,青年学者贾晋京就曾从美英两国工业发展经验中得出:铁路特别是高铁的发展,将大大改变内陆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态势,如果中国的高速铁路继续向欧亚大陆内部深入,将加速欧亚大陆的整合,为中国突破海权封锁、建立陆权优势,显现巨大的战略价值。

国防大学科研部部长秦天对此表示认同,他说:“中国主导的高铁技术,它在整个欧亚大陆所带来的资源流动、人才与技术流动甚至是文化流动都将深刻改变未来的国际政治版图。一旦以中国为主导,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高铁体系,构建了钢铁丝绸之路和物流大动脉,把人才、技术资本的高地与人力、市场与制造的洼地广泛地联结起来,中国的崛起将无法阻挡。

■军事价值凸显—— 实现兵力快速投送

高铁投入到军队日常训练体系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2012年5月上旬,南京南站首次完成轻装备部队成建制运输任务,某团近千名官兵乘坐京沪高铁奔赴皖南驻训场。对于这次高铁兵员输送,驻南京铁路军代处负责人谢广浩感慨地说:“这次部队输送,做到了快发快接、分秒不差,标志着全站高铁军交保障能力上了新台阶。

这都得益于我们及时将军交系统建设融入高铁建设始终。”谢广浩说,面对高铁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必须将军交系统建设融入高铁建设之中,实现军民融合、同步发展。

然而,这并不是特例。2013年12月下旬,武警某部千余名官兵,从上海虹桥火车站登上G216次高铁动车组列车。列车一路飞驰,横跨了4个省市,并准点到达1300公里以外的华北驻地。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这次输送是驻上海铁路局军代处结合武警某部训练开展的一次轻装部队高铁快速投送实践,也是军交系统运用高铁动车组实施轻装部队远距离跨区机动的最新探索,不仅有效检验了高铁的投送保障能力,也为战时实施轻装部队铁路快速远程投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两次利用高铁进行兵力的快速投送,昭示着高铁对于今后提高部队远程快速投送能力、作战力量的迅速集结和机动部署,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军交系统建设与高铁建设的融合发展,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表示了肯定,他说:“高铁,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还是军事运输的‘快车道’,其重要的经济军事战略价值浅显易见。” 这也是他在“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论断。

高铁是怎样体现其军事运输快车道的功能?为此,记者采访了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原部长黄星,他告诉记者:“现代化战争条件下调兵遣将速度第一。高铁的系统化运作,极大方便了军事调动,扩大了战略机动范围。中国高铁网建成之后,战略机动部队都可以随机调动,凭借高铁可以说朝发夕至。

俄罗斯历史上在东西两线都因铁路建设迟缓而吃过亏,在克里米亚战争与日俄战争中都因物资补给与兵员投送问题而败北。”青年学者孙力舟补充说:“未来中国要在幅原辽阔的陆地国土上进行快速有效的军事调遣与部署,高铁是国之重器。

■出口高铁技术—— 助力国家安全体系

6月16日至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两国总理年度会晤。引人瞩目的是,有关高铁合作的内容被写进了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这也是李克强第四次在出访中向外国推荐中国高铁技术。

不仅如此,近期,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主体工程完工,全套“中国标准”的埃塞-吉布提铁路正式铺轨。

对于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国门”,香港《经济日报》发文称,“小小的乒乓球、憨憨的大熊猫有何共同点?它们都曾作为中国的外交手段。如今,透过积极参与国外建设高铁,‘高铁外交’正演变为新一波外交攻势。

无独有偶,香港《亚洲周刊》也发文指出,“在中国外交战略图变的当下,高铁外交成了新领域。中国已是当今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拥有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近年来,把东南亚和中亚国家等邻国作为推销高速铁路的对象,已成了中国外交重要课题。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 表示了类似的意见。他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适逢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将为中国带来一个以“路权”支撑“陆权”的新陆权时代,助力中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跨境高铁的建设,维系着中国在欧亚地缘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在维护国际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国防安全上将起到重大作用。”徐飞说。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现状究竟如何?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的跨境高铁项目,共有4条线路,分别为欧亚高铁、中亚高铁、泛亚高铁和中俄加美高铁。记者从铁道部相关部门获悉,中国是在2009年正式提出高铁“走出去”的战略,直到2010年,铁道部针对不同国家成立了十几个工作小组,才标志正式开始运作,目前,这4条线路的建设仍在推进中。

 

文章链接地址: http://www.mod.gov.cn/mobilize/2014-10/08/content_4541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