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教育频道)办学理念的重塑与超越
——论“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
编者按:犁垦新田,韵助新声。从本学期开始,校园新闻网增设《若水短评》专栏,栏目从独特视角、多维向度上,对改革、举措、思路、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解读,在透过现象直达本意上,以呈“一石绝壁千寻,一勺江河万里”的显微效果。
文字限600-1200字。集思广益,是我们的初衷;百花齐放,是我们的希望;精湛鲜活,是我们提倡的文风。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
最近,学校领导将办学理念和思想再加梳理,提炼为“四学”——“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窃以为,“四学”思想很好地诠释和指明了学校的基本属性、根本任务,以及实现根本任务的关键和要领。这是我校学办学理念的极大升华,是新时期办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定型,成为持续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学生为本指明了学校工作的属性。学校与其他机关、企业单位不同,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办学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为本思想遵循教育规律,重塑这一主旨,并突出彰显了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一时代使命,是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高等学校的体现。新班子上任以来,时时、处处对这一思想加以强调,指出学校的一切工作本质是都是为人才培养而进行,要调动一切力量、全心全意为学生成人成才服务。学校提出了领导关爱教师、教师关爱学生、学生互助自爱,校长更直言不讳地讲谁关爱学生、我就关爱谁,号召教职员工要像爱自己的子女、弟妹一样关爱学生,构建起爱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为此,学校对招生、培养、就业工作格局进行了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了“进口旺、出口畅、中间质量是保障”人才培养思路——在进口环节提出招得来、留得住、挺满意;在中间环节提出构建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通过适时进行专业调整,放宽转专业条件的措施,修订本科教学和本科生、研究生管理文件,确保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要、尊重学生志愿;在出口环节提出就业是学校最大的民生工程,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着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一切,奠定了学校工作的基调,构建了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自主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术为天指明了学校工作的特质。与其他机构不同的还在于,学校是以学为大,以学为荣,以学为核心,以追求真理为至高使命。没有好的学术,就不可能有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就没有好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更谈不上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术为天抓住了学校工作的这一特质,彰显了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与党政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本质区别,更蕴含了对大学去行政化的内涵和时代特征,是反对高校官本位的意识自觉和行为自觉。与此同时,学术为天也强调了学术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最重要抓手。抓住了学术,抓住了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学校倡导教师不断凝炼方向,集中力量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和权威,最终打造和成就以个人命名的科研、学术和社会服务品牌……在此思想指导下构建起的学术为天理念、氛围和制度体系产生的巨大正能量,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热情,科研成果和领军人物不断涌现,强力促进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仅 2013年度就产生了以“两大佳绩、两大突破”为代表的喜人成绩——程安春主持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周小秋主持的“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猪营养专家吴德成为学校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0后教授李明洲则在影响因子高达35.2的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遗传》发表论文……
学科为纲指明了学校工作的要领。要行使好高校的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其前提是该校较高的学术水平,而较高的学术水平,离开了学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而,学科建设是提升学术水平,从而行使四大职能的先决条件和基本要领,是高校办学的牛鼻子。为此,学校牢牢把握这一要领,提出学科为纲、抓纲治校,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队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高水平人才、开展高水平社会服务、实现文化传承创新。按照这一思路,大力推进制度和管理创新,制定并实施了《学科建设双支计划》、《教职工奖励暂行办法》、《“211工程”科研平台建设计划》系列措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迅速提升。五年来,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3个猛增至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3个猛增至10个、二级学科由29个猛增至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10个增至15个。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1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新世纪创新团队4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部创新中心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2个。学科为纲、抓纲治校正推动学校向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健步迈进。
学者为上指明了学校工作的关键。理念、目标和制度确定以后,人就成了决定的因素。上者,尚也,尊师重教在高校首先是尊重学者。没有崇尚学者,以学者为荣的氛围,再好的理念、思路和计划,最终都要落空。事实上,高校教职工本身可以说都是不同程度的学者,强调学者为上,就是营造氛围,传寄尊师重教的强烈信号,激发学者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自尊心和自觉性。为此,新班子上任伊始,就开始“查房、查人”, “查房”是调整行政办公用房,为非领导职务正高职教职工设置“教授办公室”,做到物尽其用;“查人”是逐个研究人的优点和专长,做到人尽其才。经“查人”后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教职工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队伍建设的有力措施。大刀阔斧进行文件的废改立,修订职称评审办法、重新进行岗位设置、调整校内津贴标准,大批量引进博士和各种层次学者,不惜一切代价引进高层次人才;在普遍提高待遇的基础上,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不断集中向专家学者大力倾斜,大力改善非领导正高职称工作条件;调整了教学科研单位领导排序,调整组建了荣廷昭院士为主任的校学术委员会;与此同时,大力宣传专家学者为学校和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学校以“教授治学”、“专家治校”为目标的系列措施推动下,学校正高职称由2008年底的140人增长至306人,副高职称由334人增长至521人,博士学位教职工由257人猛增至605人,人才队伍实现了量的成倍增长和质的飞跃。今天,学校再次明确提出学者为上,极言学者在学校的核心地位,它与学生为本思想一起,成为以人为本这一时代精神落实在高校的范本。
“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思想的突出价值与意义之一,在于其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整个思想围绕“学”,实现了理念与实践、目的与手段的有机融合。前后为理念和目的,以“学生”开始,“学者”煞尾,突出“人”字;中间为实践和手段,“学术”之“天”由“学科”之“纲”串联,最后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这个思想的突出价值与意义之二,在于其普遍规律与时代精神、国情校情的有机融合。将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学校特色实现了有机融合,高屋建瓴明晰学校工作的属性、特质、要领和关键,体现了高等教育价值的回归、理念的重塑与超越,高校治校的理论创新与提升。
这一理念与思想,正在成为推动学校强劲发展的不竭动力。得此,学校之幸,循此,教育之福。
新闻来源: http://edu.ifeng.com/gaoxiao/detail_2014_05/13/36292431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