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建言高校“领办”社区图书馆

17.12.2014  09:01

  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向社会开放?

      高校“领办”社区图书馆 校外分享馆藏资源

近期,一系列高校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的话题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高校公共资源开放,如何平衡师生与社会公众的利益?有无可持续的模式?围绕这些话题,“天府问计”网友积极建言。

网友“蒲仕明”认为,在现代大学治理当中,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是大学的核心功能之一。高校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对大众开放,应是分内之责。网友“唐郎捕貂”认为,高校要向社会开放,首先需要完成开放时间、流量控制、服务措施等方面的管理细则,做好开放的制度保证。

高校图书馆不仅馆藏丰富而且氛围浓厚,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网友“敢爱敢恨”认为,建设“网络书库”也是平衡师生和公众利益的一种途径。网友“三巴浪子”表示,提供远程阅读服务可大大节约高校图书馆的“座位资源”,缓解校方的管理压力。他建议还是以“有偿服务”的方式进行,通过适当收取公众浏览账号管理费,升级图书馆网络,实现图书资源社会共享。

如何破解高校图书馆与公立图书馆“一冷一热”的怪象?网友“蒲仕明”建议尝试“高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读者俱乐部”模式。由高校领办“挂牌”,依托高校文化辐射半径内的社区建立“微型图书馆(或图书角)”,还可以邀请咖啡馆、书吧等场所加入。公众可在“微型图书馆”查阅检索、预约附近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按照约定日期前往取借或归还。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可以牵头成立“读者俱乐部”,定期联合师生走出校园,开展读书交流会等活动,逐步实现领办体系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共建共享,让“文化功能的最后一公里”持续延展。

四川在线 邓童童 整理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