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查信用 四川人很踊跃

08.11.2013  09:30

  半年查了近16万次 日均查询近900次

  本报讯(记者 李龙俊张学文)截至9月末,四川用户日均查询个人信用近900次,半年累计查询15.82万次!人民银行成都分行11月7日提供的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27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向四川、江苏、重庆三省市公众开放试用以来,公众踊跃在网上查看自己个人信用。

  到成都一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应聘会计的吴军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他被要求出示个人信用记录。吴军有些忐忑,但网上查询的结果还算好,没有不良记录。通过网络平台,吴军查到三方面信用记录:个人信用信息提示、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以及个人信用报告,这也是该公司希望了解的。

  “个人信用已成了国人的‘经济身份证’。”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处长梁玉梅介绍,今年前9个月,人民银行四川各级机构共向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和个人提供 27.04万笔个人信用报告和1.29万笔企业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分别同比增长110%和38%。从应用领域看,目前金融领域审批信贷是信用报告主要的运用领域,同时,信用报告已延伸到评优评先、政府采购、工作招聘、人事管理等领域。

  近期,人民银行已将个人信用网上查询试点从四川等3省市扩至北京、山东、辽宁等9省市。

      延伸阅读

      如何避免“经济身份证”被无意损伤

  作为个人的“经济身份证”,信用记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对自己的信用记录很多人掌握得并不多,很多时候更是在无意间损害信用记录。“个人信用记录应用广泛,但知晓度非常低。”成都邦信小贷公司万国远在金融机构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客户到公司贷款,我们会带客户本人到人民银行现场打印个人信用报告。有位客户车贷逾期了10多次,房贷逾期了7、8次,连客户自己都不敢相信。”“所有的违约都会产生不良记录。”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表示,除了恶意欠款的“老赖”之外,很多人的信用记录不好,往往都是无意为之,或者习惯不好导致。

  遂宁人蒋海就觉得自己的信用污点遭得“很冤”。蒋海今年在买房借款时遭遇银行“拒贷”,一查才知道自己有几次信用卡逾期太久。“后来都还款了,为什么信用记录依然不好?”“对非故意的欠款行为,只要客户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希望银行能更宽松处理。”成都市民王女士曾因还房贷时还错了银行卡,逾期几个月后被告上法庭。但信用报告只是对个人历史借贷记录的客观展示,并不区分主客观。王女士最后被免予起诉,但信用污点依然留下了。

  通过对大量个人不良信用信息的分析,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处长梁玉梅认为,个人信用违约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信用卡透支没有按时还款;二是按揭贷款没有按期还款;三是按揭贷款、消费贷款等利率上调后,仍按原金额支付“月供”而产生的欠息逾期;四是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没有按时偿还贷款而形成的逾期记录。

  如何维护自己的“经济身份证”,记者走访了建行、工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客户经理们的答复很接近:避免同时用多张信用卡;记住自己的还款日期和还款额;可将自己的信用卡或房贷还款卡与另一张银行卡绑定以自动还款;当然,通过网上查询等渠道,及时了解自己的信用记录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