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编制完善灾区生态复兴中长期规划

17.11.2014  09:20

        省政协持续关注汶川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日前,委员们再次实地调研后呼吁——

        □本报记者 钟振宇

        2008年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导致全省39个重灾县损失林地493万亩,损失活立木蓄积1958.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下降1.87个百分点。然而,震区地貌和地质条件特殊,山高坡陡谷深,山地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生长条件差,生态破坏容易修复难。

        “生态恢复,应是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早在2010年,省政协就将该课题列为当年的重点调研。经过大量实地调查后,一份名为《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问题》的调查报告呈报给省委、省政府。调查报告呼吁:应针对地震灾区生态、地质环境破坏情况,进一步完善灾区生态重建总体规划,强化泥石流治理,扩大生态修复投资规模。

        时隔6年,灾区生态修复情况究竟如何?今夏,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邀请部分省政协委员,深入安县、北川、青川等地,视察灾区生态修复情况。

        通过调查,委员们认为,6年来,在党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灾区生态修复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曾经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重灾区浴火重生、万象更新。

        数据显示,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间,灾区完成3420处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的恢复重建,2008年以来,成功预报地质灾害820余起,避免10.3万人因灾伤亡;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累计完成林木种苗灾后重建项目66处、3.1万亩,大熊猫活动范围已恢复至震前水平;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如青川县接待游客25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3亿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同时,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是在特定背景下制定的,内容多以应急恢复为主,对重建期后的生态修复缺乏规划支撑。

        随行的生态专家指出,这份规划对地震造成的诸多次生、衍生环境问题考虑不足,新增隐患未纳入规划范畴,其中一些内容还很滞后。如广元市由于在树种选择方面过于保守,缺乏长远考虑,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进程。

        “当前,生态系统长期修复和保护规划亟待修订完善。”委员们建议,但从全局和长远看,必须继续高度重视灾区生态系统功能全面修复、地质灾害防治,通过科学制定生态复兴中长期规划,壮大发展生态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建管能力,再造秀美山川。

        委员们指出,当前首先要对灾区生态修复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再评估,对地震、泥石流、滑坡等造成的裸露山体,要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摸清“家底”基础上,编制和完善灾区生态复兴和地质灾害防治中长期规划,明确政策措施、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和技术支持,综合施策,提升效果。

        为杜绝部分地区存在的生态修复“说起来重要,落实起来次要”现象,委员们建议把探索健全“绿色GDP”考核机制和发展生态经济相结合,打造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线路,支持广元等地发展以风景银杏、核桃、木本油料等特色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研究探索和申报建立国家公园,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此外,要创新投入机制,吸引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的灾区生态建设新机制。

原标题: 四川编制完善灾区生态复兴中长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