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由保障民生向幸福民生转变 

11.03.2014  23:10

 

  中新网绵阳3月11日电 (杨超曾云)“天变蓝,水变清,每天出来走走也是一种享受。”初春时节,占地4.2万平方米的时代广场上清风拂面,柳芽吐绿,一派春意融融。居民李长虹说,经过改造提升,新增照明、音响、绿化等基础设施后,这里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新去处。

  这惬意一幕是发生在四川绵阳的一段生活切片。在推崇创新驱动发展的同时,“让幸福民生成为第一取向”成为这座全国文明城市追求的目标。

  “群众开出‘民生订单’,再由各级政府‘定向供货’,着力解决群众最为关切的民生热点,努力实现由保障民生向幸福民生转变。”绵阳市市长林书成如是注解。

  大街上,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穿梭其间。“新型客车带空调,冬暖夏凉,票价只需一块钱,很舒适。”谈及当地的“民生公交”,选择每天乘公交出行的市民杨蓉赞不绝口。

  据绵阳市目督办副主任黄琨介绍,去年以来绵阳实施的民生工程包括就业促进、扶贫解困、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十大项,投入资金100.4亿元,完成省市民生项目189个,最低工资标准提高20%,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调15%……“这一张张‘民生答卷’最终全部递交民众审阅。

  干部脚粘土,群众心不堵。在绵阳所开展的“挂帮包”、“千名干部进社区”和“与失地农民接对子”中,近20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服务困难群众11万户、37.4万人,帮扶钱物总价值2.31亿元,送去群众急需的致富项目9234个。

  住有所居。去年以来,绵阳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5244套,基本建成22640套(含续建),发放廉租住房补贴7395户,共计734万元。各项指标再度超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数万群众喜圆安居梦。

  “守底线,增收入,小康生活一个也不能少”。从2013年1月1日起,绵阳全市2850名环卫工人,在上年每人每月工资上涨200元的基础上,再次人均增加280元,连续2年涨幅达48%。这些钱来自转变作风后,压缩市级部门的行政经费。

  从设立1000万创业资金,到开通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从出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到免费提供创业的办公场所等,绵阳向全国大学生抛出“橄榄枝”。去年,全市建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50家,扶持自主创业5112人,带动吸纳就业42986人。“最难就业季”变为“最好创业季”。

  与此同时,绵阳在四川省率先出台《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并率先公布PM2.5监测数据,打破唯GDP论英雄。日前,央视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报告,绵阳成为“中国最幸福城市”二十强中四川唯一上榜城市。

  绵阳市委书记罗强坦言,“幸福感”来自民生工程深入实施,“追求有质量的增长,让群众能感知、共参与、得实惠的‘有感发展’,方现社会和谐。”(完)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