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涪江三桥维修后续 交通局工作人员攻击记者“无良”

01.10.2014  11:07
   四川在线—绵阳频道讯 (记者刘成禹 付江 秦芳芳) 9月22日,四川在线绵阳频道发布题为《涪江三桥维修加固后两次被碾坏 重要通道屡出状况网民有话说》的报道。该报道在短时间内被人民网、新浪、网易等国内门户网站及《中国交通网》等专业网站大量转载。在绵阳本地社区论坛中,跟帖网友几乎一边倒的质疑绵阳市交通局在三桥维修加固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23日,四川在线记者分别电话和公函联系涪江三桥维修加固的相关单位:设计单位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浙江鼎盛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电话无人接听;检测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称,书面回复需要得到业主单位同意。

网络热议:“新病害”成热词 交通局工作人员攻击记者“无良

在天府社区,本网报道的转载网帖点击量为4924人次,回复32人次;腾讯大成社区,该贴点击量已达19111人次,回复140人次。回复内容大多质疑涪江三桥在维修加固过程存在问题。报道中,交通局回复内容“本次桥面混凝土局部下沉开裂属新发现的病害”一说,更是引起网民强烈吐槽,网友“╱休い止符`”跟帖说:“‘新病害’这词要火啊!”

网友“王者风范”跟帖说:“(涪江三桥)两边都有限高的,重车怎么就能通过呢?我个人觉得:当时加固的时候 ,就涉嫌豆腐渣工程了。 没认真做好,不然 ,不会几十天后就出现问题 。从98年至地震前,那么多重车, 压了多少年了,反倒是花了1300多万维修后的几十天 就故障频发, 值得深思啊!”

值得一提的是,马甲为“草云飞”的网友跟帖说:“记者有点无良哦,提(高)跳楼的那个专家是想暗示什么吗?唯恐天下不乱吧!记者一边说桥梁施工质量好,下一句又说钢筋有问题,自己打自己脸吗?作为工程相关人员,桥梁出现病害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盘江大桥就是没有及时发现,好多人认为桥维修过就该什么问题都没有,这可能吗,而且看文章里也说了,上次维修的内容没有桥面,维修是针对当时发现的问题,又不是全部重修一次。

之前绵阳市交通局发给四川在线记者复函时,QQ邮箱显示的昵称为“草云飞”。就此,四川在线记者回复交通局办公室“草云飞”邮箱说:“如报道中有不实之处,贵局可来函或者来人当面交涉。不应当在网络对记者进行人身攻击,请问,您这样做,是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但直到发稿时,交通局办公室“草云飞”邮箱没有对记者的问题进行回复。

四川在线记者就这一问题电话联系交通局公管处主管安全的赵朝辉,赵先生说,“草云飞”在网络上的发言应当属于个人行为,不代表绵阳市交通局。

    

绵阳市交通局给本网记者的复函邮件,发件人显示为“草云飞

腾讯大成社区,攻击本网记者为不良记者的网友,马甲显示为“草云飞

监理、检测单位回应:至今尚有部分费用未结清

涪江三桥维修加固监理单位绵阳市川交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在给四川在线的采访回复中称,涪江三桥的维修加固合同工期为120个日历天。工程于2010年12月15日封桥开始施工,2011年04月10日全部完成本合同段合同约定工作内容,并开放交通,比合同工期提前5天完工。

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现场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和监理,工序验收全部合格,完工后经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检测合格。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工程投资控制在工程概算范围之内,其他方面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川交建司关于涪江三桥参建单位的回复内容与交通局给本网的回复一致。川交建司称,监理单位按照“川府发[2008]21号”文相关规定,监理服务费下浮51%后直接委托。按照“发改价格[2007]670号”计算,项目监理服务费应为27.0666万元,下浮51%后,监理合同价为13.26万元。截止目前,监理费已支付10.608万元,尚欠2.65万元未支付。

29日,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相关负责人电话回复四川在线记者说,他们仅对桥梁整体进行评价。经过试验,桥垮的整体结构安全,满足规范要求。该负责人说,他们合同标为20多万元,目前尚有10%到20%的费用未结清。

记者就此事电话采访交通局公管处赵先生,赵先生说,他不是很清楚这个事情,需要财务部门查证。赵先生同时建议四川在线记者,请将相关问题以公函形式再次发给绵阳市交通局回复。

为解开网友质疑,29日下午,四川在线绵阳频道再次致函绵阳市交通局,请绵阳市交通局就涪江三桥维修加固的总费用及分项支出等情况作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