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推行PPP模式

05.04.2016  10:52
核心提示:  为了帮助市县两级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和融资平台公司了解并熟练运用PPP模式、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建设,昨(29)日     为了帮助市县两级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和融资平台公司了解并熟练运用PPP模式、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建设,昨(29)日,绵阳市财政局和市发改委共同组织了全市首个PPP政策宣传和实际操作培训会。

  记者了解到,PPP模式是继成立企业应急转贷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和市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引导基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整合财政资金等措施之后,绵阳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的财政创新举措之一。去年以来,全市已征集PPP项目80余个,涉及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交通设施、医疗教育、养老服务、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2015年签约项目5个,投资总额10.07亿元,吸引社会资本约7亿元。

  目前,全市首批PPP试点项目,即绵阳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江油市第二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市民政局牵头进行的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政府办培训班教大家学PPP

  培训会上,来自市县两级的政府职能部门、部分市属事业单位和市级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320多人系统学习了PPP相关政策与操作流程,PPP项目推荐、筛选和储备方法及程序,以及PPP项目操作技能技巧等实用课程。四川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主任张凯为学员解析了PPP项目案例,主办方特聘了PPP项目研究资深专家和律师讲授了PPP项目操作的要领、难点及法律要点。

  据了解,作为绵阳市转变政府财政投入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的重要举措之一,PPP模式于2014年下半年开始推广。市财政局债务金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对于城市建设、特别是具有城市公共服务性质的项目来说,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PPP项目能有效降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为政府节约了成本支出,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减轻财政当期支出压力,同时降低财政的债务风险。

  事实上,采用PPP模式最重要的一点,是有利于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因为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参与市场经济,那么在传统模式下,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融资平台公司,都仅仅能扮演好启动或中介作用,不具备专业力量和优势资源,造成了时间和成本的极大浪费,工程无法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质量难以保障。在PPP模式下,通过选择具有成熟经验和良好资质的社会资本,由具备专业人员、专业设备和专业运作经验的团队运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了项目的运营效率,可以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良好效果。

   一个项目教你看懂PPP模式

  去年以来,PPP无疑成为了绵阳的一个热词。何为PPP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政府、企业、公众有着怎样的意义?记者采访了市财政局债务金融科相关负责人,以绵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来进行解析,让公众了解PPP项目模式。

  这个项目,需要的建设总投资为5.27亿元。要是以往,如果财政一时拿不出这笔投入,这个同时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就只能等待。现在,按照PPP操作模式,项目由社会资本方中科实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绵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出资比例分别65%和35%。通俗地说,这个项目是由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合作建成,利益按照各自所占的资金比例分成。

  概括地说,PPP之于政府,可以从一次性投入变成分期购买服务,对于公众来说,服务更加专业更有质量,对于企业来说,利润不高但收益稳定。

  市财政局债务金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推行PPP模式以后,政府负责政策制定与规划,社会资本则负责建设、运营资本的筹集和项目的执行落实,既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又提高了资源使用效能和建设、运营效率,政府与社会资本都做好了各自擅长的事务,取得了双赢。

  据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绵阳会逐步将PPP模式推行到更多、更广的公共服务领域。今年,绵阳市县两级将主要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绵阳城区餐厨和医疗垃圾处理、城市公共交通等作为重点项目加以推进,力争全市实施落地项目10个以上,实现城乡建设发展和社会资本互利互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