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拒绝“看海”——绵阳城市内涝治理侧记(四)

09.05.2014  13:26

绵阳“内涝”之治(二)

攻坚冲刺:瓶颈打通与通道改建分流

  通过4年时间的建设,很多城市内涝的结点得到治理,绵阳城区“看海”的地点大幅减少,“看海”的频率也越来越少。但是在中心城区靠近园艺山、西山的片区,一遇到较大雨量的降雨,仍然“海景”频现。从双碑立交至西山立交铁路沿线的绵阳中学前铁路桥下穿隧道和剑南路西段中间的三里桥铁路下穿隧道,每逢大雨,必然成涝,成为城市看海的最难攻克的堡垒。

  从绵阳城区穿城而过的宝成线铁路,如一道堤堰,将绵阳城区南北纵剖,截断了很多原来从园艺山连通安昌河的排水通道。在数公里长,集雨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现在与安昌河连贯的,仅有6条铁路箱涵出口,而且因为集雨面积不一,通道承载的压力也截然不同。

  按30年一遇的雨量计算,从双碑立交到西山立交铁路沿线总汇水流量可达到每秒241.98立方米,其具体流量情况为:

  1号通道董家沟,主要集纳了董家沟、任家沟、龙西堰三段的来水,其中董家沟的来水为每秒106·77立方米、任家沟的来水量为每秒27立方米,龙西堰三段的来水为每秒21·4立方米,三处来水在过铁路节点时,总流量每秒高达148·46立方米,可是目前该通道在溢阳商贸城楼下及剑门路下方的过水能力仅为每秒68·5立方米,缺口达每秒79·96立方米,根本就不能满足上游来水及时排放的需要。是必须改造的瓶颈。

  2号通道为绵兴泵站预留通道,汇集的洪水,主要是龙西堰五段来水和绵兴泵站抽提的集水。其来水为每秒6·27立方米,绵兴泵站抽提的雨水为每秒2·2立方米,两者的需从铁路下的过水量为每秒8·46立方米,铁路箱涵的过水能力为 每秒14·7立方米,能够满足排水需要。但是过水的铁路箱涵南端连接董家沟存也存在瓶颈。

  3号通道为405支渠:集纳的洪水主要来自黑堰塘、邱家小沟以及龙西堰五段的部分来水,其中黑堰塘、邱家小沟的来水量为每秒37·62立方米,龙西堰五段的来水为每秒1·63立方米,两处流量总共为每秒38·89立方米,可受制于铁路箱涵尺寸,该通道的流量只有每秒10·5立方米,也是根本不能满足片区洪水排放需要。

  4、5、6号出水通道连接出口为下史君堰及其旁通、支渠:该三个通道集水流量为每秒46·17立方米,但过水能力184·58立方米,满足自身排水需要外,还有很大富余量。

  综合所有情况可以看到,整个双碑立交到西山立交铁路沿线,形成内涝的关键节点在一号通道董家沟出口和3号通道黑堰塘、邱家小沟出口。三里桥下穿、绵中下穿和西山南路汛期常被水淹等困扰绵阳老百姓出行的老大难问题,症结就在于此。啃下这块骨头,成为了绵阳城市内涝治理的最关键环节。

  对于这块硬骨头,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都多次过问该区域排水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绵阳住建局组织设计单位对该片区雨水汇集量和穿越铁路的出水通道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后发现:除了部分通道不能满足过水需要外,一些关键节点上还存在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

  其中董家沟瓶颈段存在问题为:

  (1)铁路双孔过水箱涵断面虽能满足上游来水排放需要,但在剑门路及溢阳商贸城下方断面高度不够,过水能力下降;

  (2)东侧一孔在剑门路下方及溢阳商贸城下,断面宽度及高度均急剧压缩,存在过水瓶颈,过水能力严重不足。

  (3)剑门路北侧人行道下方存在水务集团DN600给水管侵占4.8平方米过水断面。

  绵兴泵站西侧铁路箱涵存在问题为:

  铁路箱涵过水能力虽满足片区排水。但在南端接入董家沟处,因受场地限制,此前中铁五局仅在下穿南侧挡墙内敷设了两根竖向排列的DN1200雨水管,过水能力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泵站及龙西堰五段及绵兴泵站雨水排放;

  下史君堰存在问题为:

  (1)下史君堰剑门路至铁路箱涵现有断面严重不足必须开辟穿越双碑立交后接铁路箱涵新通道。

  (2)下史君堰旁通箱涵目前被杂填土堵塞;下史君堰主通道、旁通通道及支渠通道均存在铁路部门强弱电管线侵占过水断面的情况。

  (3)下史君堰铁路箱涵南端接安昌河段为自然土沟,断面宽度局部不足。

  405支渠存在问题为:

  (1)405支渠既有穿铁路断面较小,无拓宽可能;建筑下方段拓宽困难,若在市政道路下方建设旁通渠道影响较大、地下管网复杂。

  (2)405支渠受制于铁路下穿双孔箱涵无法进一步拓宽,需对既有405支渠断面拓宽至近3倍断面,方能满足,不具可操作性。

  根据存在问题,设计单位及时给出了解决方案。

  董家沟通道的解决措施:

  (1)对溢阳商贸城董家沟瓶颈,拟实施拓宽改造,确保董家沟铁路双孔箱涵与溢阳商贸城下方董家沟全断面对接。

  (2)协调水务集团迁改DN600给水管;

  绵兴泵站的解决措施为:

  新增出水通道,具体线位为:箱涵南端-文竹东街-绵中下穿船槽(倒虹)接董家沟,拟建箱涵尺寸为2.5*1.2两孔箱涵。经现场核实,具备实施条件。

  解下史君堰的决措施为

  (1)开辟新建从剑门路穿越双碑立交后接铁路箱涵新通道。

  (2)协商成绵乐公司、中铁五局对铁路过水箱涵侵占过水断面的管线进行迁改并清淤、疏通。

  (3)下史君堰铁路箱涵南端自然沟后续建设为永久沟

  解405支渠决措施为:

  (1)对既有405支渠进行清淤、维修加固;

  (2)沿剑门路西段建设排水箱涵,分流405支渠以北片区流量缺口(主要来自于黑堰塘及邱家小沟区域)至下史君堰,通过此措施,充分利用下史君堰等既有通道,实现铁路以北片区排水,科学分配、合理引流至安昌河,防止局部点位内涝。

  问题清楚,措施明确,剩下的就是为百姓办事的决心和具体的工程实施了。配合正在实施的“成绵乐高铁”建设,绵阳市住建局从现实着眼、长远着想,在充分研究该片区排水问题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契机,及时与成绵乐公司进行技术对接,在成绵乐高铁实施的同时,同步完成了成绵乐高铁城区范围内沿线排水箱涵主通道建设,为科创园等城市片区排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攻坚的战斗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绵兴雨水提升站建设是第一个战场。该泵站位于绵阳市剑门路西段29号,作为绵阳市2013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该工程基坑土石方目前已经挖完,工人们正在进行钢筋的铺设。

  最关键环节的攻坚之战从2014年2月中旬开始,改建西山南路延长段下的董家沟过水箱涵,拓宽溢阳商贸城下的董家沟瓶颈和绵中铁路下穿隧道排水设施整改同步进行。为了确保工程能够在5月25日完工投入使用,从3月25开始,刚投入使用不久的绵中铁路下穿通道再次封闭。这也是绵阳城市内涝治理工程中工程体量较大的工程,最重要的内容是将董家沟穿越益阳商贸城前的瓶颈段拓宽,经过工程拓宽后,该过水断面将由两道宽 8。7米、高 2.25米的箱涵组成,可以形成每秒146立方米的过水能力;、另一工程内容是将把原来董家沟西山南路延长线原来的盖板沟渠直接改为全封闭的钢筋混凝土箱涵,改造后的箱涵断面宽8、7 米 高 2.5米,可以达到每秒 73立方米的过水能力; 两处工程点经改造后,均可以完全满足30年一遇的排洪需求。

  除了以上已建和在建工程外,根据政府的工作安排,绵阳市住建局将在2014年雨季来临之前完成4800万元投资,打通绵兴泵站西侧箱涵南端至董家沟新通道箱涵;启动405支渠综合整治,建设内容包括405支渠既有渠道清淤、加固维修以及分流黑堰塘、邱家小沟至下史君堰新建箱梁。这些工程完成后,将确保龙西堰五段、绵兴泵站区域、黑堰塘以及邱家小沟等区域洪水的及时排放,为整个城市来水都找到宽敞的去处。

  内涝形成的城市“看海”现象不是一天形成的;因为其牵涉的点多、面广、工程量大,治理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雨情、雨量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市民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难免还会有痛苦的城市“看海”经历。但是欠下的帐总得还,对于治理城市内涝,绵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绵阳的城市建设者们都有决心,相信通过一系列工程治理,绵阳这座城市在3、5年后,在常年同等降雨标准情况下,城市“看海”现象力争等到解决。(记者 薛世荣 秦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