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多举措加快家庭农场发展

20.07.2015  11:41

  近年来,绵阳市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通过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850个,半年净增加300余个,比去年增加54.5%。目前,全市已进入国家和省家庭农场名录库的389个,其中粮食作物类143个,经济作物类78个,种养结合类83个,畜牧养殖48个,水产养殖9个,林业及其他28个。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土地面积达到7.5万亩,占全市规模经营面积总面积62.4万亩的12%。绵阳市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加快家庭农场的发展。

  一是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利用电视、网络、会议、培训等宣传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意义,指导、引导家庭农场登记注册,发放家庭农场申办指南10000余份。鼓励村社干部、大专学生、种养殖大户积极申办家庭农场。

  二是制定制度,规范管理。以示范场建设带动家庭农场规范化管理与发展,联合农业联合工商、财政等部门制定印发《绵阳市家庭农场示范场评定监测办法》,开展示范场评选。

  三是搞好服务,强化培训。为申办家庭农场者提供高效、热情服务。利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职业农民培训,全市举办免费培训班30余期,共培训家庭农场主、种养殖大户、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者等3000余人。

  四是加大扶持,提升能力。2014年、2015年,我市先后有52个家庭农场获省、市级财政建设专项扶持资金550万元,重点用于基础设施改善和生产营销能力建设,提升发展能力和水平。

  目前,我市家庭农场发展势头强劲,涌现出一大批示范典型,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