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司法行政努力实现“让老百姓打得起官司”

19.02.2014  18:08

  中新四川网2月19日电 (张入文曾云)“深化服务群众‘八件实事’,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就医、就学、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保障人民安居乐业。”19日,绵阳市司法行政工作会总结回顾了2013年全市的司法工作,并安排部署了今年的重点任务。
  2013年,绵阳市法律服务人员免费为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4万余人次,办理各类公证事项38974件,为特殊群众提供服务6365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31件,受理农民工重点讨薪维全案件163件,帮助1790名农民工讨回欠薪2780余万元,人民调解受理各类纠纷案件42319件。
  “创新延伸触角,法制宣传教育要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绵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刘伟介绍说,绵阳司法政务微博平台开设了《以案说法》、《律师帮帮你》等栏目,发布法制微博17200条,回复网友法律咨询2000多人次,并连续荣获三个国家级大奖,进一步深化了网络理政。
  同时,绵阳市司法局以“亲情帮教大走访”为重点,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6400人余,累计解除矫正3100余人。在此基础上,刑释解教人员实现无缝衔接,职业技能培训步入常态化,特困刑释解教人员及服刑在教人员家庭应急救助工作机制启动,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
  会上,绵阳市各县市区司法局、园区司法所的相关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普法工作应‘看人下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生活。”平武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绍禄讲解说,过去是“我讲什么你就听什么”、“我怎么讲你就怎么听”的传统普法方式,现在实行“哪里什么问题突出我就讲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就讲什么”的“菜单式”普法。
  据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兴春介绍,2014年,全市将基层群众作为服务的重点,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第一要务。并深化法律援助工作,推进“一村(社)一法律顾问”制度,探索建立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普法教育“四位一体”的法律服务体系,“努力实现要让老百姓打得起官司”。(完)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