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对违法“圈地运动”说不
位于绵阳市中心的蓝澳岛临时售楼中心违法建筑依法拆除。 (资料图片)
从2012年7月至今,全市共计拆除违法建设3700余宗、43.6万平方米,处罚款2000余万元——
3月20日,当记者再次来到涪城区顺河街社区的顺河小区时,依稀还可见那场“大拆除”的痕迹:没来得及搬走的墙砖,以及两处待处理的断墙。
说起去年底的那次“拆违”行动,社区书记杨晓霞仍然唏嘘。当时,小区内的一处私搭乱建,激发了住户的集体“愤怒”,一通电话投诉到市城管局,不仅及时制止了违建行为,还掀起了全小区对违法建设的整治风浪。社区里暗藏了几十年的20余处私搭乱建全部被曝光拆除。
这样的场面在绵阳已不鲜见。近年来,绵阳把依法拆除城市违法建设作为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抓手,运用法治方式加强城市管理,从2012年7月开始至今,全市共计拆除违法建设3700余宗、43.6万平方米,处罚款2000余万元。
□张军辉 本报记者 吴璟违
建成邻里矛盾突出点
行走在如今的顺河小区里,85岁的余淑芳老人说自己心里很舒坦。杨晓霞帮忙解释:“现在再也没人敢‘圈地’,老人家也能休息好了。”
原来,顺河小区多是过去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老房子,房屋老旧破损较多,再加上小区又属开放式,没有物业管理,私搭乱建的“圈地运动”一度泛滥——不仅有人搭建违法钢棚,甚至还有人占用公共空间扩建房屋,小区里楼前楼后扩张地盘的住户就不下20家。
就在杨晓霞上任的一周内,就发现了好几个住户在私自搭棚,可怎么劝说怎么都不管用,“别人可以搭,我为什么不行?”如此反驳堵得杨晓霞说不出话来,“最早的违法搭建是十几年前,历史遗留的原因,我们就是想管也没办法啊。”“圈地”导致社区环境混乱,邻里矛盾也突出。当时,余淑芳等老人就经常找社区投诉:“公共场所怎么能说建房就建房呢?特别是建房搞赌博,天天打麻将,住在楼上的居民都休息不好。”“可以说,违法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最突出、最复杂、最集中的矛盾之一。”杨晓霞感叹。
对这一说法,绵阳市城管局局长申泽深有感触。据初步统计,2010年来,仅绵阳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改建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违法占地、无证施工等各类违建行为达2500多宗,建筑面积高达90多万平方米,“对违法建筑,已经到了非下猛药、彻底整治不可的地步。”
整治会不会“风过即停”?
其实,早在2012年7月绵阳成立市防治和查处违法建设领导小组、“剑指”全市违法建设行为时,还有人以为这与往常一样“一抓就紧、一松就散”:不少违法建筑存在多年了,一直整治也没成功。“蓝澳岛事件”才让大家意识到,这场“风暴”势头强劲。
2007年四川勇拓地产有限公司在市中心的三汇路18号开发建设蓝澳岛项目时,修建了临时售楼中心。按照相关规定,该项目完成售楼后,就应拆除临时售楼中心,改建成小区公共空间。但2008年售楼完成后,该公司不仅未按规定拆除,还私自出租用于改建经营性娱乐场所。
自2010年9月以来,监察执法部门多次下发限期拆除的处罚通知和催告执行通知,但当事人均仍未履行。2013年3月,市城管执法局组织执法人员以及公安、交警、卫生、街道办、小区物业等10余家单位,对该处违法建设依法实施拆除。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市18个重点违建陆续被拆除。
随后,两份文件相继下发。一份是《绵阳市市辖区违法建设防治和查处暂行规定》,一份是《绵阳市防治和查处违法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违法建设案件从立案、调查、处罚到执行、结案的全部程序作出详细规定。
在治违高压态势下,绵阳市民们终于意识到,“这次是来真的。”
严防“死灰复燃”
3月13日,顺河小区召开低保会议,违建的违法性成为重要议题。市城管直属二大队中队长刘均说,这几个月来,他们隔三差五到小区做义务普法宣传,“就怕还有人不服气,悄悄搭建。”
为了避免“死灰复燃”,在此前处理顺河小区的私搭乱建投诉时,刘均都采取了“反复沟通”的做法,“力争让他们自愿拆除。”
据介绍,在绵阳已拆除的3700余宗违法建设中,有近5成的违法建筑由居民自行拆除,4成由辖区政府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协助拆除,仅1成由相关部门依法强制拆除。
此外,绵阳还采取“公开曝光”的方式,借助媒体和城区公共场所LED屏的滚动播报,分批对典型违法建设的当事人和案情曝光后,此举不仅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还鼓励了更多市民参与进来。
据悉,为防止新违建的产生,市目督办、市监察局等有关部门还加大了对违法建设整治的督查和问责力度,仅2013年,绵阳市本级纪检监察部门就因违法建设问题追究了15名相关人员责任,其中1人追究刑事责任,3人撤职,1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