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安县桑枣:产业扶贫惠村民

04.10.2014  12:10

(金利  张涛) 国庆节前夕,从安县桑枣镇跳石村传出一个喜讯:村民种植的绞股蓝和黄秋葵又获好收成!记者当即安步当车,兴致勃勃地前往采访。

  一片片绞股蓝清脆欲滴,一块块和黄秋葵生气勃勃……记者刚走进村,就被眼前的景色打动。一排核桃树下,潘永才大爷正在自家地里采摘绞股蓝,见到记者马上介绍:“昨天刚下过雨,这些绞股蓝长得最好了,得抓紧采摘,卖个好价钱。!”  今年,潘大爷种了2亩地,绞股蓝长势特别好,老两口忙都忙不过来。从6月份到现在,光绞股蓝就卖了5000多元。

 

  2013年,安县在桑枣镇干柏、跳石、石佛3个村集中连片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以“”式农业为载体,成立专业合作社,共计发展800亩核桃种植和1000亩林下绞股蓝种植,同时引进天润种植合作社,在同区域内立体种植黄秋葵。在跳石村,赵友阳也是扶贫开发的直接受益者之一。今年,赵友阳种了3亩,绞股蓝每亩收入9000元,黄秋葵每亩收入4500元,3亩地总收入在4万左右。

 

  从加速产业扶贫步伐出发,安县将扶持专业合作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通过合作社人才、技术、模式、机制等优势,增强产业化扶贫竞争力和带动力,帮助贫困农民打开致富门。在采访中,合作社负责人李庆富认为:避免价格波动对种植户的冲击,最关键是要靠延长产业链。为此,联合社建立了一个服务站,下设2个加工车间,把黄秋葵和绞股蓝加工成成品,暂存到库房里。让农民应对价格波动有了更多“底气”。合作社还确立了最低价格保护价,稳定住种植规模,也稳定了农户们的收益预期。“今年我们给社员的收购价黄秋葵花的价钱是每斤5元,种籽是4元,让大家伙儿心里有了底。”采取合作社最低保护价的方式,保护了种植户的收益。

 

  据了解,2013年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开始实施,安县桑枣镇干柏村、跳石村、石佛村三个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助300万元,重点支持解决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实现“建一村基础、成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解一群贫困、创一套机制”的安县扶贫开发新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安县以整村连片扶贫开发为载体,借助国家秦巴山脉连片扶贫开发的政策辐射机遇,重点对山区沿线8个乡镇76个重点贫困村进行扶贫开发,推动产业发展。2013年,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0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2.5%。,通过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农户”等模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00余人,带动5000余人参与发展,实现创收96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