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在西部同等城市发展排位持续提升

03.09.2014  00:10

依靠科技支撑 狠抓创新驱动

中国绵阳新闻网讯昨(1)日,记者从市委党校和有关研究报告获悉,尽管当前面临宏观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和转方式调结构的繁重任务,在去年挤掉工业发展水分的情况下,今年我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在西部12个同等城市中,排位从2012年的第11位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第7位,且与国内57个创新型试点城市(区)相比,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多项指标靠前领先,中国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建设正稳步推进。

这得益于我市坚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赢得更多发展机遇,激发更强发展活力,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逐步向好。近年来,我市在用好、用活省上支持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政策措施的同时,结合绵阳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20余项政策,自上而下的政策体系逐步建立,科技城正成为西部“政策洼地”和“创新高地”。今年上半年,我市乘势而上,在科技城建设上再度取得了新进展。目前,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总体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两个产业规划”通过评审,5平方公里的核心启动区建设已全面展开。与此同时,第二届科博会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一场含金量更高的“科技盛宴”呼之欲出。

今年7月,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在绵发布《绵阳与西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新能力比较分析报告》指出,绵阳的科技创新能力完全可以与国内57个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比肩,多项指标靠前领先。依托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子和科技城建设政策的“溢出效应”,虽然面临经济增长形势较为复杂、严峻,今年全市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73.72亿元、增长8.5%,分别排西部同等城市第7位、第5位;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17亿元、增长12.7%,分别排西部同等城市第3位、第6位;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8.43亿元、增长10.4%,分别排西部同等城市第9位、第4位;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19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748元,在9个公布相关数据的西部同等城市中均排第3位。

依靠科技创新,绵阳正加快走出一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随着科技潜能的加速释放,绵阳的发展正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

(本报记者 廖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