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召开全市知识产权(专利)工作会

27.02.2015  19:34

 

 

2月11日下午,绵阳市知识产权(专利)工作会在科创园区创新中心一期会议室召开。各县(市、区)、园区知识产权局负责人、各级试点示范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同志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表彰了2014年度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先进单位,涪城区、安县、长虹集团、雅化集团等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保险机构、金融机构就专利质押融资、专利保险相关内容作了介绍。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荫茂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省知识产权(专利)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我市2014年知识产权(专利)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2015年工作计划,并要求各参会单位认真分析形势,明确职责任务,转变工作作风,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知识产权工作重点,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在科技城建设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市知识产权局向栗局长指出,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国、省知识产权局大力支持下,绵阳市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取得新成绩。专利申请、授权量持续增长,专利质量明显提升。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工作稳步推进,专利质押融资和保险试点深入推进。高新区正式挂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成为我省首批仅有的三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之一。科教创业园区等4个园区开展省级园区知识产权试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达到3个,33个企业进入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和优势培育行列。圆满完成科博会全国非职务发明专利展工作,编制了科技城专利运营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2015年是“十二五”计划收官之年,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出台的《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关于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发挥我市专利工作政策和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聚焦产业,服务企业,着力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运用效益,加强执法保护,提升服务能力,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并强调了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 坚持知识产权“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理念,促进全市专利数量、质量稳步提升,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成果产权化。 二是 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深化国、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继续加强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工作并推进科研院所、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夯实基础,全面提升我市企业、园区特别是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的知识产权工作水平。 三是 增强知识产权(专利)服务能力。积极发挥政府在平台搭建、资源整合、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着力引进、培育一批专业强、素质高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等专业人员和服务机构,努力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专利信息的分析运用和专利技术的流转,为科技城“五地”建设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