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创新创业之火是如何烧旺的?

11.05.2015  11:28

 绵阳创新中心二期两个月收到300多份入驻申请——

□本报记者 祖明远

  “很抱歉,首批入驻的50家企业名额已满,请等下个月开放的第二批。”5月4日下午,绵阳科创园区创新中心二期申请处,几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听到工作人员的答复后,马上申请预约下一批入驻。

  创新中心二期是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和相关服务的孵化器,自今年2月底启动申请工作,两个月内就收到300多份入驻申请,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火爆场景背后,是绵阳创新创业的燎原之势。过去两年里,绵阳科技型中小企业以每天新增7家的速度迅猛发展;2014年全省新增中小型科技企业中,绵阳占了近三分之一。今年,绵阳将新建40万平方米的孵化器,总面积扩展到100万平方米。

   下一个长虹九洲”的产业期待

  将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推动创新创业的突破口,源于绵阳自身的发展逻辑。

  一方面,绵阳最具科研实力的国防科研院所任务繁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新的时代背景为“微创新”提供了土壤,一项技术、几名研发人员也有了“闯荡江湖”的底气。

  综合考虑,绵阳决定改变以往由政府、院所为主唱“独角戏”的做法,转而通过扶持企业,尤其是活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架设科技资源转化的“桥梁”,以调动科研人员、大学生和企业家等群体的主体作用,点燃创新创业之火。

  2013年5月8日,绵阳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列出八条支持措施,涵盖创业辅导、成果转化、载体建设、财政支持等方面,“含金量”十足。

  随后两年,绵阳连续出台近30项相关政策,加上中央、省支持绵阳科技城发展的政策,形成了涵盖创业各阶段的政策体系:初创阶段,可获得住房、场地、注册登记、贷款等便利;成长阶段,着重提供科技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难题;对于研发难题,则搭建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将科研院所的仪器设备与企业需求对接。

  一系列举措激活了科研工作者的热情。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李永强创立公司之初,曾遭遇“零销售”的窘境,获得14万元创新资金扶持后,公司快速发展,成为国内浆料搅拌脱泡加工设备市场的领跑者,年销售额已经超过3000万元。目前,绵阳已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5415家,其中47家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万元,成为绵阳经济版图新的“生力军”。

  在绵阳市委书记罗强看来,如果把绵阳经济比作一个生态系统,科技型中小企业就是茁壮生长的小树,“这些小树孕育着生机,培植了希望,也寄托了‘下一个长虹九洲’的产业期待。

   多项选择的创业主场

  为帮助“小树”成长,绵阳着力打造西部最优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中心等大型孵化器多位于城市新区,部分初创团队需要靠近市区,怎么办?为此,绵阳许多街道、社区利用闲置房屋建起小型孵化器,目前各类孵化器总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主城区全覆盖。

  张璐琳的公司专门做影视动画。2013年底,出于离家近的考虑,他搬进南河社区创业服务中心,占据了9张办公桌中的2张。一年后,公司营业额从5万元增长到30万元。回顾过去,张璐琳说:“社区孵化器免费入驻,各项服务到位,帮助我们渡过了最艰难的成长阶段。

  为让缺乏经验的初创团队走得更远,绵阳引入社会资本,创办了10多家专业化孵化器,创业者只需带着创意而来,场地、财务、法律、融资等都由孵化器帮助解决。不久前,在1716创业工场的协助下,成立仅三年的绵阳微码公司完成了B轮融资。该公司的二维码防伪溯源技术前景良好,今年产值有望过亿元。

  大型企业、院所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2013年,长虹创投基金一口气投资了近10个内部创业项目,一方面着眼于完善长虹的产业链条,一方面在互联网、云计算等战略方向培育新的增长点。长虹创投基金培育的百库科技专攻家电维修备件垂直电商,如今已成为该领域的领军者之一。

  绵阳成立了北斗卫星导航等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将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其中。通过以大带小、协同创新,在完善产业链的同时,促使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

   激活一座城市的创新梦想

  细数2015年绵阳相关扶持政策,其共同点是不断拓宽政策的“广度”,给更多有想法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以便利条件,参与到创新创业事业中来。

  4月1日,绵阳市出台最新的扶持政策:将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对象从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扩展到在校创业大学生,初步估计可惠及5000名创业大学生。 其中,一旦入选省级大学生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园的,将获得100万元-500万元补助;教育机构参与创业培训,其中效果明显的也将获得10万元-50万元资助。

  即将投入使用的创新中心二期,专门规划了可容纳40人的“创客空间”:只要有创意,每个人都可以申请一张办公桌,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受政策和环境吸引,许多外地团队从北上广深飞来“安家”。武道数码创业团队基本来自上海,2013年底搬到绵阳后,享受到免费场地、资金帮扶等支持,轻松实现了发展过渡。该公司行政副总郑巧平发现,不少同事将上海手机号码换为本地号码,还有人计划将家搬到绵阳来。“绵阳帮扶政策精准,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好地方。”郑巧平说。

  据统计,2014年绵阳共吸引近1.4万名高校毕业生前来创业就业。绵阳还将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吸引更多有志者,让创新创业之火越来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