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一群家长自办幼儿园“玩”三年 小学何去何从?

02.12.2013  09:58

绵阳一群家长自办幼儿园之后

挑战应试教育,让孩子们“”着长大——

在绵阳游仙区老龙山上,有这样一个幼儿园:孩子们不用学习算术、拼音、认字、画画……他们只需要尽情地玩耍。

2010年9月,一群家长怀着冲破应试教育藩篱的热望,发起了带着“育儿合作社”性质的绵阳众生书院幼儿园。时隔3年多后,当初入园的小朋友马上到了入学年龄。11月24日,家长们再次聚首,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何去何从:是让孩子继续“”下去,还是回归传统教育?

A 理想的探索—— 建“众生书院”让孩子学会玩

老龙山上,树木郁郁葱葱,空气清新。“众生书院”的木牌后面,一座用竹子围成的小院里,几块菜地簇拥着几间民房。

记者到来时,几个小孩正在“做饭”。他们跪在地上,有的“淘米”,有的“切菜”,忙得不亦乐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会主动照顾年龄小的孩子。站在栅栏外,看着玩得正高兴的女儿,范富顺的心情却有些惆怅。“娃娃马上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是让她继续这样‘玩’下去,还是回归传统教育?

范富顺是众生书院的创办者之一。2010年初,两岁的女儿要上幼儿园了,范富顺跑遍了绵阳,希望能找到一所能让女儿快乐“”下去的幼儿园。然而,现实令他十分失望。“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范富顺认为,幼儿是孩子个性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各方面是发展的、充满潜能和希望,而传统应试教育片面的追求成绩和标准答案。

2010年9月,范富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家长一起,发起了“众生书院”幼儿园。他们在老龙山上租用民房,聘请了两位受过培训的专职老师,幼儿园的所有开支由家长们共同分担。

书院现在有12个孩子。开展各种活动,老师只负责提供材料,其余都靠孩子的想像力去完成。在范富顺看来,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们的想像力、好奇心和创造力被充分激发。

感受到孩子变化的不止范富顺。家住绵阳高新区的高燕,一连三年每天穿梭于绵阳城东和城西之间接送孩子,但孩子的变化让她感到乐此不疲:“孩子充满了探索求知欲,会主动提问质疑,并主动提出解决办法。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