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规范农村“三资”管理让群众放心满意

27.03.2015  17:22

——财务透明消除误解 规范管理促进公平

  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简称“三资”)使用管理方面一直备受广大农村群众关注。如何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绵竹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出农村“三资”规范管理新模式,让村级财务更加规范、公开、透明,使广大群众放心满意。

  村级财务“老账”问题引关注

  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及群众法治意识、维权意识的提升,群众对涉及切身利益问题的关注度、重视度越来越高,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也逐渐增强,特别是农村财务问题更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据绵竹市纪检监察机关统计,2011年,绵竹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件93件,其中涉及村级财务有关问题的信访件16件,占受理信访件总量的17.2%;2012年,受理信访件128件,其中涉及村级财务有关问题的信访件26件,占受理信访件总量的20.31%,较2011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2013年,共受理信访件152件,其中涉及村级财务有关问题的信访件47件,占受理信访件总量的31%,较2012年上升了近11个百分点,呈逐年上升趋势。

  群众反映的村级财务问题,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补偿款发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等涉及农村“三资”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且反映的多为数年前乃至数十年前的“老账”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村集体“三资”使用、管理、分配等各个方面,一些问题甚至追溯到上个世纪80、90年代或涉及绵竹多个市级部门,要在短时间内调取和收集齐全相关资料及原始凭证难度较大,而群众一旦不能及时在镇、村取得相关资料或得到明确答复,便采取上访、群访及递交联名信的方式表达诉求,造成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频发,不利于农村基层的和谐稳定。从查处的案例中暴露出农村财务还存在资金使用审核把关不严、会计核算不规范、监督作用未充分发挥、公示公开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才会让违纪人员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

  将村级财务关进制度“笼子

  “群众利益无小事,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势在必行!”涉及农村“三资”管理的信访件引起了绵竹市纪委、监察局的高度重视,他们一边加强立案查处,一边深入调查研究,探索规范“三资”管理新模式,将村级财务关进制度“笼子”里。

  绵竹市纪检监察机关决定以实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和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为抓手,分三步规范“三资”管理,尽快形成管理机制健全、民主理财规范、财务公开全面、审计监督有效、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新模式,让农村财务不留阴影地接受阳光照射,不再成为疑点和矛盾点。

  第一步,开展清产核资。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的程序,对该市21个镇的各村(社区)、组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做到资产清、家底明。第二步,全面委托代理。坚持“三资”所有权、使用权、监督权、审批权“四权”不变,由村组委托第三方——“三资”代理中心按照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核算、统一公开、统一归档“五个统一”的要求管理村组财务。第三步,实现网络监管。建立起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对村组“三资”进行电算化和网络化管理,绵竹市级相关部门和镇乡监管人员可随时对区域内的村组“三资”情况进行查看、监管,村民可通过平台终端、互联网、手机移动网络等多种途径在本地或异地随时查询本村组(社区)“三资”管理情况。

  透明的村组财务让群众放心

  2013年8月底,绵竹市150个村、52个社区的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在清理过程中,严格对村(社区)公款私存,违规发放补贴,村组资金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进行了纠正,对之前没有入账特别是灾后重建形成的固定资产全部入账。同时,对村级资产、资源的处置制定了规范性程序,杜绝了“暗箱处置”行为,维护了群众的利益。

  2013年10月底,该市202个村(社区)“三资”管理全部移交“三资”委托中心管理。绵竹市级管理部门和镇乡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对村组开支合理性和议事审批程序进行审核,随时掌握村组“三资”动态,杜绝不合规行为,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群众可凭身份证在互联网或镇乡查询终端查询本村组的财务收支和资产、资源情况。同时,“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定期在村(社区)办公场所对村组财务进行张榜公示和回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地了解村级财务运行情况和行使监督的权利。

  透明的财务制度,“阳光”下的村组财务运行,既让群众心里有底,消除了误会,也为干部澄清了事实,增强了群众信任度。开展“三资”监督管理、推行“三资”委托代理以来,绵竹市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群众反映村级财务问题的信访举报明显下降。2014年,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到群众信访举报213件,其中涉及村组财务有关问题19件(含重复件6件),均为反映推行“三资”管理规范化以前历史遗留问题,现正积极化解。截至目前,绵竹市纪检监察机关未收到一起反映规范“三资”管理后村级财务问题的信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