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农村\"三资\"管理:先管后用 村组花钱乡镇管
什地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一位村报账员正在报账。(记者 王域西 摄)
1月2日,绵竹市广济镇新和村报账员陈久元来到该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结算该村2013年账目。
此前,账本由他自己管理,这道“工序”在村上就能完成。去年10月,根据《四川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办法(暂行)》,绵竹在全市21个乡镇全面铺开“三资”管理平台建设,200多个像陈久元一样的村出纳员将账本交给乡镇。
不过,“丢掉”账本的陈久元反而一脸高兴,“没有了账本,就没了‘包袱’。”
过去“先用后管”村集体“三资”监管成难题
“农村集体三资,不是一笔小数目。”绵竹市农业局局长周静告诉记者,去年6月,绵竹摸清了全市农村集体资产家底,其中集体资金1.35亿元,资产2.4亿元,资源 15.42万亩,债权6820.29万元,债务1.17亿元。
在“三资”管理平台建立前,这些资金均由村组集体自行管理。“花钱的和管钱的都是一个主体,监管难以到位。”记者从绵竹市纪委获悉,现金管理失控、白条抵库、现金超期外借等现象并不鲜见,有些村出纳手里现金甚至多达数十万元。
监管并非没有,村上的监委会和组里的理财小组均可对“三资”实施监管,而村上账目也会定期送乡镇审查。但这些监管在实际执行中效果并不明显。广济镇纪委委员贺克军告诉记者,乡镇一个月下去检查一次,即使发现了问题,但“钱可能已经花出去了,损失已经造成”。
在绵竹市什地镇,类似的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全镇无法自流灌溉,只能依靠提灌,因此每年都需统筹共同生产费和水利费共计350余万元。什地镇党委书记甘德福直言,“这些钱都是老百姓筹措,数量巨大,放在村上风险不小。”
这也让村组财务问题成了农村信访的焦点。过去,有关农村集体“三资”的上访数量能占到所有上访量的80%。甘德福回忆,“我们曾接待过一个老上访户,他每年都会反映村组财务问题,就算让他查看所有账本,他还是不满意。”
现在“先管后用” 把花钱的权力关进笼子里
“三资”管理平台的建立,让诸多问题迎刃而解。
在广济镇代理中心,记者通过三资管理系统看到,每笔资金、每项资产都可通过系统查询,就算是办公桌、文件柜、订书机等“小件”也是一个不落。记者随意点开中新村账户,账户内清晰列出该村去年11月修建沟渠花掉64360元的账单。
在“三资”管理平台运行之前,这样的场景不可想象。“别说清楚公示每一笔资金和资产,许多村组连自己有多少总量都不清楚。”甘德福回忆,在什地镇“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初期,通过清产核资,核减震后损坏、遗失、变更的固定资产150余万元,又核增震后援建捐赠及未入账的固定资产500余万元,核实土地资源1100余亩。
账目理清了,监管也更加到位:2013年,什地镇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的81个村民小组的“三资”全部收归乡镇后,村组的每一笔支出都必须报代理中心审核,通过之后才能使用;每一笔账、每一项资产都要上报代理中心,录入“三资”管理系统;所有账目和实物必须对应、登记、公示、核实,实现了“村组花钱不管钱,乡镇管钱不花钱”。
这些变化被绵竹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启兵看在眼里,“我们希望用半年的艰苦工作,换取长久的一清二白。”
明明白白的账本也让老百姓放心不少。“老百姓不信任的是之前落后的管理制度,现在制度有了,信访量自然就下来了。”
管理之外 给“三资”找到更多平台
在周静的构想中,“三资”管理不仅仅只应当承担管理职能,还应当带动农民致富。“我们的村镇有一个多亿的现金存款,这些资金如果加以利用,可以提高现金流的收益。”在基本完成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后,如何把蛋糕做大成为绵竹的下一个课题。
甘德福也在思考,什地镇几百万固定资产和上千亩土地是否可以有效和合理利用,让资产增值。他举了个简单例子:镇上有一个闲置的校舍,与其放在那里,不如流转给养殖户,让闲置的固定资产产生经济效益。“三资”管理平台为上述构想提供了便利。通过“三资”管理平台查看,每一笔资金、资产和资源的利用情况都可以清晰掌握,“对那些闲置资金或资产,在保证资金资产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合理利用,创造效益。”(记者 王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