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敏:四川依法治省强调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
【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公报·专家解读二】
采访人物:徐继敏
人物资料: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12日讯(记者侯青伶)10日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四川将怎样大力推进依法治省,依法治省与其他领域的改革有怎样的联系?12日,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徐继敏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并对《公报》中提及的依法治省内容进行了解读。
【依法治省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法治思维
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关键词二:依法执政
推进依法执政,改进党委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关键词三:依法行政
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关键词四:公正司法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键词五:法制教育
推进法制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
【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如何处理?】
四川新闻网记者: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处理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徐继敏:《公报》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方面是要明确国家权力的界限,同时还要明确公民权利。它们的关系应是良性互动的,保障公民权利,有利于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也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
同时,当国家权力侵犯公民权利时,就需要依法进行救济。四川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为推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提高省政府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质量,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省政府于2013年12月12日下发《关于设立四川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的通知》,决定设立四川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这一措施对提升四川的行政复议水平有很好的作用。
【亮点一:强调“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
四川新闻网记者:依法治省在四川全面深化改革中处于什么位置?起到了什么作用?
徐继敏:《公报》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由此可见,依法治省在四川全面深化改革中处于重要位置。
其他领域的改革要依靠法制,比如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法律的依据和保障,改革要符合法律的精神,同时要用法律来保障改革的实施。
从法制角度看,改革分两类,一种是政策的调整与法律一致;另一种是改革对法律的突破。比如四川如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就得对原《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修改。
【亮点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四位一体】
四川新闻网记者:您认为四川全面深化改革中大力推进依法治省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徐继敏:最大的亮点是四位一体,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四位一体。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在依法治省方面全面贯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符合了四川的省情,措施是有针对性的。
【亮点三:依法行政强调“权责统一”】
四川新闻网记者:在依法行政方面强调权责统一有何积极意义?
徐继敏:《公报》提出,“推进依法执政,改进党委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这是对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重申和强化。在依法行政方面,权责统一才能保障相关决策的有效实施,谁决策、谁决定、谁承担责任的问题更加明确。
【亮点四:强调推广法制教育】
四川新闻网记者:此次改革提及了法制教育的推进领域,这有何创新和意义?
徐继敏:《公报》提出,“推进法制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 。以前虽然也有普法教育进企业、进机关、进乡村的举措,但群众的法制素养还有待提高。此次《公报》提到推进法制教育的领域,更加系统、更加强调了法制教育。同时,把法制教育与法治思维、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放到一起讲,就更强调了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素养提高之后又会促进政府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