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绥滨洪水致耕地绝收 农民春耕遇资金短缺(图)

28.04.2014  02:46

暴雨过后耕地几近绝收 绥滨遭遇春耕难

来源:央视财经

【百年不遇的大雨过后,农民耕地几乎绝收,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春耕要如何进行?该出台什么样的政策保护灾区农民利益?】水灾导致农民耕地几乎颗粒无收,没有收成的灾民在新一轮的春耕来临之际遭遇了严重的资金短缺难题,影响也波及到了当地的农资市场。种粮大户想要贷款,却因土地确权和流转的问题迟迟办不下来。绥滨县的农民们该如何摆脱困境?当地又采取过什么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呢?

去年八月开始,黑龙江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雨,导致多地受灾严重。其中,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洪水造成2000多户房屋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82.7万亩,各类经济损失总额达13.3亿元。其中,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7万余亩农田全部被淹、大量房屋倒塌,民众财产损失非常严重。而眼下又到了春耕时节,作为全国的粮食生产先进县,绥滨的春耕顺利吗?

洪水致耕地几乎全部绝收,春耕资金短缺成村民遭遇最大难题

4月18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了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绥滨县与俄罗斯一江之隔,松花江、黑龙江都从这里穿流而过。相比南方,北方的春天要迟得多,尽管已经是四月下旬,这里的树木、田地都还是一片枯黄,田间偶尔能见到几辆正在翻地的拖拉机以及不远处的育秧大棚,显示着这里的春耕刚刚开始。

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是去年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从村庄里的树木以及房角的水印,依稀能够见到去年洪水的痕迹。走进村庄,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还能看到大量倒塌的房屋,有的主体坍塌,有的已经完全成为一片废墟。废墟前,红卫屯村民孙义龙正在和父亲忙着准备育秧的营养土。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孙义龙:连土房加砖房,也就剩下五六户(没倒)。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你们现在住哪儿呢?

孙义龙:我现在住我叔叔家,就那边的砖房。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以前是你们家的房子?

孙义龙:对,这是以前我爸(住)的房。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全塌了。

孙义龙:对。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你爸住哪儿?

村民:在绥滨县有个亲戚借了个房给我们住,干活的时候全部回我叔叔家住。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东方村原来有566栋房屋,去年水灾导致286栋倒塌,占了几乎一半,村民孙义龙所在的红卫屯的房屋倒塌了大大半。去年灾后,绥滨县给予受灾村民每户每月120元住房补贴,以及每人每天15元的生活补贴,目前吃和住问题不大。现在村子里大部分的村民,都借住在亲戚家或是租房居住,最近忙春耕才回到村子里临时住住。

黑龙江省绥滨县的多处房屋都因水灾而倒塌,成为一片废墟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去年你们家多少地受灾了?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孙义龙:去年15垧(受灾)。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损失了多少钱?

孙义龙:反正本钱也得将近20万。

在东北,耕地的计量单位是用垧,一垧地相当于15亩。孙义龙家200多亩地都被水淹了,损失惨重。随后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了村民陈春杰的家,她正在自家院子里准备春耕用的大豆种子。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是准备种子是吧?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陈春杰:对,这不选嘛。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去年你们家受灾的情况厉害吗?

陈春杰:我家五六十垧地都受灾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五六十垧地全都没了?

陈春杰:全没了。你看那房子都泡到屋里,屋里的东西都没有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水迹就是当时泡的是吗?

陈春杰:对。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你们家当时损失有多大?

陈春杰:我家啊,六七十万元吧。

虽说房子没倒,但陈春杰家里所有的家当都被洪水泡坏,房子也出现了大量的裂缝。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一般)都不住在这里?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陈春杰:不住这里。孩子都在绥滨(县城)上学,不住这里。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都在绥滨上学。

陈春杰:就我们干活今天回来了,不干活就不回来。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村子里大多都是这样吗?

陈春杰:都这样。原先我们不回来,就光剩老头老太太,没有年轻人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现在正是春耕的时间,很多住在县里和亲戚家的村民已经陆陆续续回来种地,一面捯饬倒塌的房屋,一面要准备春耕。但整个村子还是显得有些冷清,稻田地里也少了些忙碌的身影。村民们说他们也想赶紧春耕,但是现在却没钱买种子和化肥。

洪水过后,村民的房子出现了大量裂缝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陈春杰:(资金)现在不太够。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不太够?

陈春杰:对。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大概差距有多大?

陈春杰:现在才能贷多少啊,才五六万元,够干什么啊。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根本就不够是吧。

陈春杰:对啊。去年(春耕)我还投资好几十万呢。

村民们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去年的洪水,东方村七万多亩耕地几乎全部绝收,村民们损失惨重。因此大多数村民去年春耕借的贷款都没还上,导致今年春耕资金出现了紧缺,这也是受灾村民目前春耕碰到的最大难题。

村民刘凤生说,自己家去年种了有近二十垧地,但是因为还不上贷款,因此今年银行不再发放贷款。没钱就买不了种子和化肥,不得已,今年刘凤生只种了十垧地。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刘凤生:去年淹一下,淹得心里边老有点打怵,不像再早些年,年年种地,也没考虑淹不淹的事,去年一下子淹完了。这不这么一个道理吗。

与刘凤生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村民王建国。他告诉我们,自己去年种了四垧地,洪灾一共损失了7万元,还欠下银行三万元的贷款没有还。而对于像他这样60岁以上的老人,再想在银行贷款已经不可能,因此今年他连自己家的四垧地都不想种了。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王建国:我给他(于晓军)种了,我就不管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你也不种?

王建国:我就是没有能力了,就不搞(种地)了。给他(于晓军)种了。他订的合同到时候该分红分红,不分红到时候就给我地租钱,因为我种不了了,我才推给他(于晓军)了。

王建国把自家的地交给了村里的种粮大户村民于晓军。那么种粮大户的日子过得如何呢?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找到了于晓军,他告诉我们,2009年自己就成立了一个玉米种植合作社,2013年他承包了3000多亩耕地,但是那场洪水让他的地几乎颗粒无收。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于晓军:一粒都没收上来,全泡坏了,全没有了。而且合作社剩点肥,都让水给冲没有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去年光地的损失大概有多少?

于晓军:地的损失得有200多万,我是少了说有200多万。

于晓军向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坦言,去年水灾过后,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村民们的种地意愿降低,很多村民不再像往年一样除了自留地,还会承包其它村民的土地耕种。这样一来,村里的部分耕地很可能会出现撂荒的情况。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于晓军:老百姓攒这点家底年年往地上投,春天的时候所有的钱都得投在地里头,把口粮、零花钱留在手里,剩下的钱全部投在地里头,一把水淹了基本全没有了。

于晓军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从前没有什么灾害的年景,他想要承包土地还得和农民讨价还价,但现在这个情形,与其让地荒着不如自己承包过来。

于晓军想趁着眼下这个机会,将土地承包规模从3000亩扩大到1万亩。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去年损失了这么多亩,今年为什么还要把合作社的规模扩大?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于晓军:肯定得多大,不扩大老百姓今年有的种不上地。他们想把自己(劳动力腾)出来,出去打工挣钱,还能挣一部分钱,减轻一下经济损失。

于晓军的合作社去年100多万元的贷款没有还上,今年扩大规模后,仅仅春耕的资金缺口就至少在200万元以上。于晓军说,他的贷款申请早已送到银行,这笔贷款到底什么时候批下来,他现在心里也不太有底。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于晓军:前天打电话说正在办,(银行)说正在捋(手续)。信贷员在哈尔滨学习呢,学习回来可能要到下周要来给我们做(贷款)手续。

于晓军期待着能从银行贷到款,这样他就有钱买种子化肥开始春耕了。但旧帐不还,新帐能不能再借,他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采访中,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还发现,资金问题不仅影响到了村民今年的春耕,还传导到了当地的农资市场。来看《经济半小时》记者接下来的调查。

农民春耕资金紧缺,消极影响波及农资市场

黄训海是绥滨县绥东镇上最大的一家农资公司的老板,他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当地的农资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农药基本持平,种子和肥料价格都比去年要低。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农资公司老板黄训海:比去年便宜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便宜了大概多少?

黄训海:一吨在500块钱左右。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500块钱左右?主要指普通的肥?

黄训海:对,普通的肥,二氨尿素,钾肥老三样。

按说,农资价格的下降,对于农民和他们农资销售来说,不是一件坏事,但黄训海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今年的生意太难做。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农资公司老板黄训海:销售情况不太好,今年老百姓没有钱,都得赊销。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现在赊销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黄训海:现在都一半多了,赊的一大半,现金的三分之一,赊销的三分之二。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么高的比例?

黄训海:赊的太多了,比那个(比例)都多,比我说的三分之二都相对多一些。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就像你们绥东镇,镇上目前为止你赊了多少?

黄训海:现在我得赊了200多万。

为了证实自己说的情况,黄训海给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拿出一个蓝色的账本。这些都是村民们写给他的欠条。

农资公司老板黄训海手上拿着很多村民赊销农资的欠条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农资公司老板黄训海:都是欠条。这是今年的,8737元。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还算不是很多?

黄训海:不是很多,这是东方村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是一万多。

黄训海:这是一万九千的,是昨天(写)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昨天的?前天。

黄训海:写的年底还。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说今年年底给你还清?一万九千元钱?

黄训海:对,他要是没有钱的话就得赊他们。

黄训海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老百姓跟他们赊农资,但是他们进货都必须现金,去年到今年赊欠给农民的农资总共有300多万,所以现在感觉资金压力也非常大。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农资公司老板黄训海:压力特别大,特别大,各方筹集,向老百姓借,我的贷款也少,没有贷款,向老百姓、亲戚朋友借,政府领导再帮我组织点资金,没有资金进不来货,这些货都不允许赊销,全是现金的。

类似的情况不仅仅是在绥东镇上。在绥滨县最大的农资市场,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大的农资市场,这里的老板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要是往年这个时候,这个农资市场车挨车、人挤人,今年则冷清许多。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资公司老板:我们销售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资公司老板:去年经过这次水灾,老百姓现金买肥的少。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现金买肥的少?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资公司老板:对,赊销的多。

农资市场的老板们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因为农民春耕资金紧缺,今年赊欠的比例非常高,他们也倍感压力。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像你们这个店,到目前为止在你这里赊欠的大概有多少?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资公司老板:多少?基本上赊欠的要占一半。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么多?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资公司老板:现在是在肥上的赊销比例应该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就那么大。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么高的?

女老板:对,昨天不认识的都来赊,往年这种情况没有,就是他也不太问你。但是今年就是说不应不时的就来问你赊不赊。

这位女老板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农民将很大一部分的资金压力,直接传导到他们身上,赊与不赊都很难,他们也是强撑着在做。

绥滨县农资公司老板表示今年化肥赊销比例非常大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资公司老板:有的都是亲戚朋友,不可能看着他们种不上地。其实真不是单单出于挣钱的目的,主要也是想让他们,去年都赔了,早点缓过来,他们有钱了我们买卖也好做,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农资市场,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还碰到了过来看农资的东方村种粮大户于晓军。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于晓军:大庆尿素现在有没有?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资公司老板:大庆尿素在这。

于晓军:大庆尿素现在多少钱一袋?

农资公司老板:卖75元一袋。

于晓军:比去年价格低是不是?

于晓军说,他今天主要来看看种子和肥料价格,同时看看能不能向这些老板赊销一些农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的肥基本上现在还没动(买)?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于晓军:没动(买)。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别人都备完了?

于晓军:一般都备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那怎么办?

于晓军:我就是等贷款,贷款下不来,我也得赊销一部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于晓军走访了多个农资商店,尽管他和这里的不少的老板都熟悉,但是因为于晓军准备赊欠农资的金额比较大,老板们都很谨慎。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那要是于总(于晓军)跟你赊的话你赊吗?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资公司老板:他得有担保。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于晓军:对,我得有担保。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资公司老板:没有担保,不是说这个人信不过,因为必须得有偿还能力,他这个人倒是挺好的,但是他到时候没有偿还能力,你让他拿什么还我?

对于东方村种粮大户于晓军来说,贷款是当务之急,但是在绥滨县像于晓军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像于晓军这样种粮大户的资金问题,绥滨县政府领导还专门和人民银行绥滨县支行的行长董林打了招呼,希望他能够为这些大户协调贷款问题。那么于晓军究竟能不能贷到款呢?

种粮大户于晓军急需再买种子化肥,可是资金短缺成了一个拦路虎。因为去年受灾后他一直还不上银行贷款,银行不愿意再借钱给他。所以他的春耕一直开展不了。这天,他打算再去银行商量商量。我们的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也跟随他一起去了银行。

种粮大户贷款难,金融机构、农资经销商多方积极采取措施助农民渡难关

4月20号一大早,东方村种粮大户于晓军来到了人民银行绥滨县支行,他约好了和行长董林见面商量贷款的事情。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于晓军:今天去我再找找我们董行长,看看到底什么能办下来。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也挺着急的是吧?

于晓军:对,现在春耕,都开始准备春耕,备种子、化肥、农药了,我去年受灾到现在以后还没买。

人民银行黑龙江省绥滨县支行行长董林:土地证我们都有了,但是确权,登记证明这个土地确实流转了,到期还不上贷款的时候,由哪些部门去处理流转土地的问题,政府目前还没有这一块的平台(和政策),所以银行跟你们合作,银行也有顾虑。

董林说,因为目前农民固定资产以及有效抵押物较少,虽然一些种粮大户手里流转有大量的土地,但是在国家土地确权以及流转政策不明确的情况下,流转土地抵押贷款确实比较困难。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像小于这个贷款能下得来吗?

人民银行黑龙江省绥滨县支行行长董林:小于的贷款,现在国家正在积极搞土地确权,如果确权办法出台以后,我们银行现在也正在研究怎么扶植合作社和种田大户的问题。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我也听说,您好像为几个合作社都在跑贷款的事?

董林:多次跑,由于这个问题需要在总行(人民银行)的层面出台政策,但是总行出台政策,各省各地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出台一个全国统一规范的信贷政策很难。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贷款据你了解的话能不能办得下来?

董林:很困难。

董林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绥滨县目前尽管部分乡镇,可以实现土地流转登记,但由于缺乏流转平台,银行依然不敢给种粮大户放款。

人民银行黑龙江省绥滨县支行行长董林:主要差流转的问题。我(银行)收回这个土地以后,我上哪去把这个土地租出去,得有这一步。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就是银行目前考虑的还是风险问题?

董林:风险问题。

申请贷款的事看来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于晓军显然有些失望,要过春耕这道坎,他还得想其它办法。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燃眉之急怎么办?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于晓军:这个不行就看看,想办法找地方赊点,就得这招,没办法。

据了解,绥滨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年财政收入只有2亿多元。去年8月遭遇的特大洪水,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82.7万亩,各类经济损失总额达13.3亿元。绥滨县农业局局长庄福金也向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坦言,目前受灾地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保春耕,而保春耕最难的问题就是资金,特别是一些种粮大户贷款难的问题。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业局局长庄福金:那么这些(种粮)大户呢,若干的农民的土地流转到这个大户了,这个大户只能拿他自己的土地本,土地证去抵押贷款,拿人家流转户的土地证,咱农民之间有一个信不过你的问题,我把土地证给你,你贷完款到时候你不还不把我那什么了吗?所以流转户的土地证,大户使用不上,这是一个问题。

庄福金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针对种粮大户贷款难的问题,绥滨县也正在加快土地确权试点和土地流转平台的建立,并且已经确定时间表。但是眼下如果等待土地确权,根本无法解决眼前的资金难题。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业局局长庄福金:通过生产资料经销商,赊给农民化肥、种子、农药全县得达到1个多亿,往年没有这么大的数值,往年也就是三四千万。另外的就是(帮助)这些大户充分挖掘民间的资本,也就是说民间相互借贷,采取这个方式。

绥滨县农业局局长表示充分挖掘民间资本是改善种粮大户春耕难的一个途径

不仅是政府部门在想办法,一些农资经销商也在积极想办法为灾民度过春耕难关。刘晓庆是绥东镇上一家种子公司的老板,他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东方村很多村民都是他从前的客户,得知村民今年春耕的困境,他自己从多个渠道购进了一批玉米种子,全部以2元的价格卖给村民。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农资公司老板刘晓庆:这个种子从内蒙古拿过来的,拿货就七元(一斤)。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等于是你卖一斤就亏五元?

刘晓庆:对,现在卖一斤就亏五块。

刘晓庆说,村民们手头富裕了,他以后的生意才能更好做。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农资公司老板刘晓庆:咱们干的时候也是农民起步,然后知道去年东方(村)那边老百姓受灾了也挺不容易。原来这些年都是在这边钱也没少挣,只不过是想扶植一下老百姓,农业不兴,百业不旺,都有数的。

农资公司老板为助灾民摆脱春耕困境而亏本销售玉米种子

采访中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去年受灾最严重的绥东镇东方村总共有3400余万元贷款因灾逾期未还。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金融机构也正在采取一些临时性减免和贷款政策,支援灾民度过难关。

黑龙江省哈尔滨银行绥滨县支行行长高德新:对去年在我们银行贷款东方村的168名客户,我们对于去年,因为他们是因为受灾、粮食减产、房屋倒塌,对这部分客户的贷款在2013年贷款的利息我们给予了免息。2014年利率我们按照央行的基本利率(减半)来执行。同时对于一部分农民今年春耕生产资金比较紧的情况下,我们再次给每户在按照种植的土地面积再给贷两万到三万这样一个水平。

而在等待政府的贷款新政的同时,东方村种粮大户于晓军说,如果他申请的流转土地抵押贷款下不来,他准备通过其它有实力的合作企业担保的方式再次申请贷款。采访结束前,于晓军邀请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了他建好不久的水稻育秧大棚。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这总共育了几个棚子啊?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于晓军:这边是育了十个大棚。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十个大棚可以供多少亩(水田)?

于晓军:600多亩地。

于晓军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春耕关系到他们一年的生计,尽管今年困难重重,但他也要坚持下去。因为对于他来说,那么多土地,种就会有希望,不种就什么都没有。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于晓军:一个月才能盘完根了之后,才能卷盘,才能插秧,正好一个月。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正好一个月?

于晓军:对,正常时间就是一个月。这现在还没出(苗)呢,马上,也快出苗了。

【半小时观察】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希望的时候,然而黑龙江绥滨的春耕却遭遇贷款难,使得春耕迟迟无法进行。就连种粮大户也贷不到款。在此我们无法责怪银行的冷漠,毕竟作为商业机构需要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其实,农业是个非常脆弱的行业,风调雨顺则一年丰收在望,如果赶上旱灾、水灾,一年的辛苦就打了水漂。而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得不再次提起,那就是农业保险。据了解在当地,水灾之前,农业保险并不普遍,因此在突然遭遇如此大的水灾后,农民只能自己扛。不过好消息是,今年在政府的帮助下,绝大多数的农民都上了农业保险,为他们来年的丰收买下了一份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