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的“广汉解法”

18.03.2015  16:34

在广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到2015年,广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万元以上,过上殷实富裕的小康生活”。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成为摆在广汉发展路上最考验智慧、最亟待破解的命题。

 

近年来,广汉市再举改革之旗,再走改革之路,城乡统筹的“广汉解法”备受关注: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现代农业初步显现雏形,农村发展活力得以增强,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一幅“生活富裕、城乡融合”的发展图卷,正在广汉徐徐展开。

 

2014年,广汉市粮食播种面积达70.5万亩;规模种粮让农民亩均增收约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48元……是什么,让广汉交出了这一漂亮成绩单?

 

去年以来,广汉紧紧抓住全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县契机,按照“有利于基本农田保护、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坚持抓好“三、五、一、二、四、八”六字经,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专项改革。

 

亮点直击

 

瞄准三个改革总体目标

 

通过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实施农村各项产权确权、登记、颁证,明晰权属,积极探索农村各项产权新的有效实现形式,有效盘活农村资源。

 

通过改革将农户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农户保留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探索农民房屋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等,让农民获取更多财产性权益。

 

通过鼓励土地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革新农村产权体制机制

 

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组织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目前,已试点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产权确权登记;试点启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定、清产核资、股份制改造。

 

创设产权交易服务体系

 

创新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搭建了涵盖市、镇、村三级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网络,建立了确权颁证、信息交流、政策咨询等服务体系,规范、服务、促进农村产权交易流转。目前,全市已累计成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32宗,交易金额突破420万元,流转面积达4200余亩。

 

解决资金主体两大问题

 

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专项用于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风险补偿和财政贴息,着力破解农村创业主体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等问题,充分调动金融支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性,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此外,大力推行带地入社、带地入股、托管、订单等模式,发展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确立分步试点示范区域

 

广汉市科学分析把握改革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坚持整体谋划,实施分步推进,抓好试点示范,突出引领作用。选择了8个试点区域,2014年1月已开始2个先行试点村改革,年底已启动6个扩大试点村改革。

 

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态的创新。将破解村集体经济权利不明与产权不全,作为农村改革破题选项。如三水镇友谊村,按照“清(清产核资)、改(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统(统筹经营)、发(融合发展)”思路,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态,组建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经济股份合作社,推动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双增长。目前,该村1521万元的经营性集体资产中,村集体持股29.11%,3594名村民持股70.89%,每名享有3000元的股份,农民变成了“股民”。

 

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并行改革。积极探索土地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如和兴镇华严村试行农民家庭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把分散的土地经营权经村经济股份合作社流转给本地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组织,成规模地放活土地经营权,采取“租金保底收益+二次返利”的分配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近10万亩,规模种粮面积达7.6万亩,实现了农民增收、种粮大户得利、粮食安全得保障的多赢局面。

 

数据点击

 

2014年,广汉市粮食播种面积达70.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1.1万吨;农业增加值达30.5亿元,同比增长4.3%;土地流转近10万亩,规模种粮达7.6万亩,规模种粮让农民亩均增收约600元左右;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48元,同比增加1278元,同比增幅达11.8%,增幅居德阳市第一位;农村住户人均财产性收入预计达443元,同比增长21%。

 

截至目前,广汉市已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农民近500人;注册家庭农场30户;专业大户6000余户,其中种植规模在500亩以上的13户;省级农民示范合作社6个,新增国家级示范社3个,粮食种植农民合作组织13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近3万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本地及周边农户16.9万户,带动户人均增收600元左右。

 

此外,2014年,广汉市通过保护传统院落民居、改造提升旧村庄、新建聚居点,共实施传统民居保护修复35户;自然村庄改造提升和保护12个,涉及农户693户;建设新农村聚居点40个,其中新建聚居点27个,涉及农户4168户,建设幸福美丽新村10个。(德阳日报 孙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