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统筹协调发展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22.12.2013  22:10

        本网讯 (记者 李俊如)民生问题一直是市人大常委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12月19日,出席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了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民生工程推进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情况报告,并进行了分组审议。

     关注边远群众生活 重点救助特困群体     今年以来,我市启动通江县朱元—铁溪、南江正直—沙河等12个片区连片扶贫开发,认真实施“六大扶贫工程”,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63个,移民后扶切块资金项目79个;全市安排资金4290万元建立了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将普查出的大病患者、精神病患者、重度残疾者100%纳入城乡低保救助;安排资金2500万元,提高了2.1万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城乡困难群众门诊人均救助达252元、196元;减少贫困人口5.47万人。“在调研中,我们既看到了广大群众享受到了改革的成果,也看到了还有部分群众、特别是边远乡村的群众生活依然十分困难。”杜洪委员说,希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周茂琦、经伟宪、张晓莉等委员建议,要实事求是,立足客观现实,加快统筹协调发展,关注边远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大对特困群众的救助,真正让他们得到实惠,特别是“巴山新居”建设要兼顾边远山区,惠及更多百姓。      加快备用水源建设 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红鱼洞水库是一座农业灌溉、防洪、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总库容1.67亿立方米,骨干渠系全长159.51公里,工程设计灌溉面积40.96万亩。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南江、巴州40余万亩农田灌溉和40余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而且能够提高灌区及渠江流域下游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提升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保障能力。   水库开工建设在即,一旦开工建设,巴河上游来水将受到影响,南江县城和巴中城区居民50多万人将面临饮水难问题,而且可能加剧饮用水的污染状况。“这是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政府和相关部门不得不思考的重大民生问题。”郭治中委员说,他建议,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尽快加强后备水源建设,保障百姓有水吃,并吃上放心水。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今年,全市投入“十项民生工程”和“十件民生实事”资金71.5亿元,占年初目标的103%,启动建设中心村20个,聚居点740个,“巴山新居”4.37万户,实施乡村联网路270公里,畅通工程1400公里,解决13.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0个,并投入4474万元,建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94个,城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1个。   “近几年来,我市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不论是道路建设还是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民生改善成效凸显”。赵利说。   改善民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向全国、范申华、郑南贵、何怀富等委员建议,民生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加快推进民众关切的道路、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同时加强民生工程的监管,确保民生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