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了“最牛协会”卡死企业的权力

14.04.2014  17:50

长沙一行业协会向企业收保证金,还可罚款,企业不交钱登记,不能经营。据悉,该协会会长是当地退休官员。企业主想拿到协会证书,得先交2万!协会成立时,号称企业抱团取暖。当时企业都交了会费,成立之后,发觉上当了,所有企业被牢牢卡死。而一份协会和安监站联名发出的公告,成了企业反映的焦点,让他们觉得协会背后有行政部门撑腰,成了“二政府”。(《新京报》4月13日)

行业协会本身定位是民间自发组织,会员有自由加入、退会的权利,协会也应以服务会员为主,岂能越俎代庖成为强制收费、限制会员的“二政府”?可现实中,却经常能见到这种“最牛”行业协会,它们跟行政管理部门同气连枝,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依仗着后者的行政权力钳制会员,从中大肆牟取各种利益。

媒体所揭露的长沙“最牛”行业协会,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它用安监站的红头文件做背书,以所谓的自律保证金、评级证书等控制会员企业,限制企业合法经营。名义上是行业协会自律约束,实际上是狐假虎威,借用安监站的权力压制企业,不服从就无法开展经营业务,只有乖乖地交钱完事。可见,这是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司法部门理应介入调查,对该协会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或依法予以取缔。

背靠大树好发财,借助行政部门赋予的“隐权力”,将协会变成摇钱树,对会员企业予取予夺——— 行业协会之所以能够做大,从服务会员的社会组织,沦为卡死会员的“二政府”,皆因行政部门权力不透明,办事流程不规范,权力缺乏限制约束。

要想彻底消除行业协会的违规行为,就要先斩断协会与行政权力之间的脐带,让其回归到社会组织属性,不再越位替行政权力办事。而对行业协会的违法违规行为,会员也要敢于向“潜规则”说不,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他们“死磕”到底,不再做任其宰割的羔羊。(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