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高坪区“三个结合”有效推动脱贫奔康 产业园建设模式落地生根

14.09.2017  18:23

 

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是南充产业扶贫的成功案例,先后获得国省肯定推广。今年以来,高坪区紧密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农旅结合、长短结合、点线结合为抓手,着力“抓特色、育产业、强基础”,积极探索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的高坪路径,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60个,万亩奔康产业园3个,实现年内拟退出的60个贫困村“村村有园”、3925户贫困户“户户入园”。

一、坚持点线结合,着力打造脱贫奔康产业发展新载体。 紧紧围绕打造西部“都市农业”示范区目标,坚持“全域布局产业带、产业带上建奔康园、奔康园中育龙头”,点线面结合推进脱贫奔康产业,构建起了全域覆盖的脱贫奔康产业发展体系。一是打造三条产业环线,实现全域覆盖。坚持大产业带动、小产业填充、庭院经济补充的原则,巩固提升 “嘉陵江流域百公里柑桔旅游产业带、螺溪河流域蔬菜特色养殖生态康养产业带”,新建拓展双叉河-中法农业科技园特色观光产业带三条产业环线,连片发展粮经作物15万亩,柑桔25万亩,蔬菜17万亩,竹木干果10万亩,花椒3万亩,实现区域产业全覆盖、满辐射。二是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突出示范引导。按照“联户建园、分村建园、联村建园、跨乡建园”的思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金融支持、科技支撑、龙头带动、村级组织的原则,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60个,形成覆盖面广、带动性强、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实现计划退出贫困村“村村有园、户户入园”。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现龙头带动。着力优化农业招商引资环境,引进本味农业、新百乐饮品、恒一食品、玉润木泽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农业产业园区,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新型农民职业经理人300人以上,强化企业、业主、专合组织间业务联系,增强示范带动效应,切实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坚持长短结合,着力构建脱贫奔康产业发展新架构。 在产业培育上,坚持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因地制宜、精准发力、长短结合。一是注重发展“短平快”增收项目,确保群众短期脱贫。注重发展蔬菜等季节性种植业,依托螺溪河流域,在东观、老君等土壤肥沃乡镇种植季节性蔬菜,支持发展大中棚等设施蔬菜,常年播栽蔬菜30.6万亩,蔬菜商品率达83%,蔬菜年总产值可达8.2亿元。注重发展生猪等养殖业,培育年出栏新建万头生猪养殖场3个、千头场32个、百头大户300户,预计年出栏生猪63.8万头;发展水产养殖1.8万亩,预计全年可实现收入2亿元。注重发展粮经作物,在走马、东观等地势平坦乡镇发展粮经作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可达22万吨。二是大力发展长效优势产业,确保群众长远致富。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中法农业科技园区为契机,结合镇村实际和群众意愿,在凤凰、喻家、御史、会龙、擦耳等丘陵乡镇重点发展花椒等长效产业;在永安、阙家、溪头、石圭等浅丘乡镇主要发展柑桔等长效产业;在胜观、斑竹等土壤相对贫瘠乡镇主要发展竹木干果等长效产业,全区短期增收产业、长远致富道路初步形成。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确保群众致富可持续。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做大做强“高坪甜橙”“烟山冬菜”“过江龙牛肉”“黄溪贡米”等地方特色品牌,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30.5万亩。

三、坚持农旅结合,着力探索脱贫奔康产业发展新路径。 牢固树立“特色农业抓旅游、农旅融合促发展”的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大力挖掘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一是精细规划,筑牢农旅结合根基。依托现有农业特色产业和旅游设施基础,统一规划、联片开发,全力挖掘美丽乡村优势资源。编制《南充市高坪区全域旅游规划》《螺溪河及旅游内环线规划》等,着力打造 “花果飘香”柑桔生态旅游线、 “花田锦绣”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线和 “竹木幽径”竹木干果低碳生态旅游线的“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二是文旅互动,丰富农旅结合载体。鼓励支持开展擦耳桃花节、溪头橙花节、油桃采摘节、花椒采摘节等系列农旅结合的助农增收主题活动,引导业主打造星级农家乐、民宿酒店15家,采取“高标准+原生态”的接客方式,为游客提供健康、环保、宜居、宜游的乡村旅游环境。三是塑造品牌,提升农旅结合品质。重点打造大唐开心农场、走马金凤山3A景区、醉美橙香等乡村旅游目的地。擦耳桃源、阙家镇火烽村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同时,参加南充旅游赴台湾、重庆专场宣传推介活动,让高坪乡村旅游“走出去”;举办桃花节、凌云山景区露营节等乡村文化旅游活动,以节庆形式将游客“吸进来”,初步形成具有高坪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南充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