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政务微博还须有点问题意识

02.04.2015  12:40

  □本报评论员 王付永
  根据省政府发布的 《四川省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截至去年底,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共开通政务微博1536个、政务微信822个,通过政务微博、微信回应公众关注热点事件46074次,政务微博微信已成为我省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渠道。
  无论是政务微博还是微信,其实是一个责任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体现,公开透明,雅量纳谏,沟通互动,重视民意,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当是政务微博的本色。通过互动,可以寻找不足,及时修正自己,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增进社会共识,达到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目的。
  以此来看,人们之所以关注政务微博,除了满足知情权之外,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实现更为重要。博友们对政务微博的期待,其实从一开始都是希望其不是简单的“沉默的发言人”,他们是带着满满的问题意识来到这里的。所以,在互动中回应公众的关切,求解他们的问题,这应是政务微博的立足之基。
  公众是带着问题意识,甚至是带着挑刺的心态关注政务微博的,政府也须带着问题意识来经营、管理微博。公开公众想知道的情况、回应他们的诉求、解答他们的疑惑,这才是政务微博、微信的“生产力”因素。政务微博不是一个单向的只有告知义务的“黑板报”,而是一个负担着求解公众复杂、多元诉求的平台。它不是简单的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除了履行了解民情、汇集民智、倾听民声工作之外,更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解决公众对政府提出的疑问、期望和问题,实现真正的双向传播。不过从目前全国政务微博微信的经营来看,这方面仍有不少改进的空间。政务微博的内容更多体现为告知、通知、提示等单向的“为人民服务”,而在搜集民意、征求以及回应民众意见等深入互动方面尚未得到很好利用。同样问题也出现在目前一些政府网站上,由于网站存在与网友的互动性不够的问题,导致网站缺少关注、活跃度差。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要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政府网站的普查和改进。真正要让一些政府网站从“睡眠”中醒来,关键在于网站经营上要用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执行力”来回应公众的期待。
  问题意识还集中体现在网络问政上。通过“网络问政”,接地气、聚人气、察民情、集民智,通过吸纳网络民意,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打捞社会上那些“沉默的声音”。对各级政府来说,通过与公众零距离透明的沟通,也会倒逼政府部门行政流程的再造,传统的办事流程主要是群众围绕政府部门设定的程序走,现在则需要按照群众的需求重新设置更有效率的办事链条。
  问题意识还表现在对事态发展的预见性和较高的议程设置能力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走在舆论的前面、引领舆论,而不是被舆论绑架。网上民意表达具有显著的跟风和围观效应,这就更需要政务微博具有较高的“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的发现问题、预见趋势的能力。这种对萌芽状态的公众舆情和碎片化意见的积极引导,可以避免在很多敏感事件的应对上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