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介入 协同经营——中国能建树立中越合作新典范

06.08.2015  12:38

      7月18日上午,中国能建所属广东院、广东火电联合总承包的越南永新电厂一期2×620兆瓦BOT项目开工仪式在河内举行,中国能建董事长、党委书记汪建平出席开工仪式。

      越南永新电厂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越南煤业集团联合投资,是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厂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越南建设的第一个BOT电力项目。广东院、广东火电成功启动该项目的联合总承包,标志着中国能建探索海外项目的协同总承包迈出了新步伐。作为中国电力和能源建设领域的“排头兵”,中国能建积极“走出去”,加强与越南政府部门、电力企业等的交流合作,高端介入,协同经营,以投资、设计、施工或EPC总承包等模式建设了越南20多项电力工程,用座座丰碑树起中越合作的典范。

      内部“联姻” 1+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海外大型工程建设对专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顺应国际建筑市场形势的变化,多家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海外大型能源工程投标,成为填补企业资源和技术缺口、提高企业竞争力、分散或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一种必然选择。

      早在2006年,广东院和广东火电就强强联合,组成联合体项目部,开展越南永新电厂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先后完成项目选址、总体规划报告、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等工作。经过细化分工,充分发挥各自专长,联合体实现优势互补,展现出强大的履约能力,得到投资方一致认可,一举中标该项目,并完成主机招标和一、二、三、四批辅机、土建施工的招标等工作。据悉,该项目的主机和辅机将全部采用中国设备。

      7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看望越南永新电厂项目建设人员时强调,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把工程建设成为中越友好的标志性工程、民心工程,为增进中越友谊作出贡献。

      目前,该项目1号锅炉及烟囱桩基工程建设正有条不紊进行。广东院、广东火电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践行同心共进、协同发展、相互成就的理念,进一步优化联合体的管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度整合资金、人才、项目管理、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资源,实现1+1>2的项目建设目标。

    高端引领  寻求更大合作空间

      在“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能建积极向越南高端电力市场进发,寻求更大的合作空间。7月6日,中电工程与马来西亚捷硕公司(JAKS)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正式签署越南海阳2×600兆瓦火电厂BOT项目投资协议。

      海阳项目是“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在越南单笔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项目融资和建设模式为BOT+EPC,总投资18.685亿美元,BOT合同特许经营期25年。特许经营期内,售电收入由股东方按各自持股比例分配;特许经营期结束后,电厂将移交给越南工贸部。该项目主体工程以EPC方式建设,由中电工程西南院和中电工程国际公司承建。目前,中电工程正加强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沟通和联系,积极推进项目融资事宜。

      此外,中电工程所属东北院、中南院、西北院和西南院也在越南市场积极开展设计咨询服务,参与设计的越南高岸2×50兆瓦 CFB燃煤热电厂、越南锦普1×300兆瓦 CFB燃煤机热电厂、越南永新2×622兆瓦燃煤电厂和越南汪秘二期1×330兆瓦发电厂等项目已经完工,目前均运行正常。

      多点开花 优质工程赢赞誉

      近年来,中国能建旗下十几家企业成功进入越南电力市场,先后在越南设立了8个办事处(分公司),多点开花,全面布局,在火电、水电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用优质工程赢得了信任和赞誉。

      广东院与东方电气联合总承包了越南南部最大的电力工程——越南沿海一期2×622兆瓦燃煤电厂,山西院参与设计了越南第一个开工建设的600兆瓦级电站——越南翁安一期2×600兆瓦燃煤电厂,山西电建承建了越南河静省内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电厂——越南河静3×150兆瓦燃煤机组+ 2×100兆瓦燃气机组工程,广东火电承建的越南锦普一期1×300兆瓦燃煤火力发电厂被越南副总理黄忠海誉为“越南国内最好的工程”,广西院EPC总承包的越南占化3×16兆瓦水电站是“越南第一座绿色水电站”……

      “当前,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越南经济发展的核心瓶颈。”对外经贸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宝成说。中国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设备、资金、运营经验已经非常丰富。对于邻近国家越南,中国可以帮助其大幅提高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汪建平表示,中国能建拥有集电力和能源规划咨询、勘测设计、工程承包、装备制造、投资运营等于一体的完整业务链优势,要牢牢把握“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的总方向,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树立“走出去”的“中国能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