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 详解四川未来发展十大机遇

08.03.2015  15:56

  导语: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大环境和国家战略的支撑。这是一个寻找的过程,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过程中,寻找关乎未来发展的新机遇成为关键。而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经济省份,四川未来发展的新机遇会是什么呢?为此,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接受了经济观察报记者的专访。

  3月的北京,农历新年刚刚画上句号,整个中国重新上路,人们再一次驻足于此,寻找变革的力量和发展的底气。

  至少进入两会时间后,四川省省长魏宏的心情应该会轻松一点。此前,这位西部最大经济省份的政府领导人正带领他的团队全力化解一场蔓延于实体企业之间的资金链断裂风波:这场风波让四川众多实体企业陷入困境,几近崩盘。

  而如今,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连最悲观的企业家都承认,“虽然日子还是很难过,但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这显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当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突破“资金短缺、成本高企、市场萎缩”的藩篱时,一个新的工业模型就有可能出现。

  按照魏宏的观点,“工业经济尤其影响发展全局,必须始终放在第一位”,而工业的发展基础则是实体经济,因此,当他筹划2015年的工作计划时,他把“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放在了首位。

  发展的紧迫性感源于形势的复杂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坦承,“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这位经济学博士出身的共和国总理随后宣布,把今年的GDP预期增长目标下调为7%左右。

  而在两个月之前召开的地方两会上,GDP预期增长目标下调成为共识。在把全省GDP预期增长目标下调为7.5%一个月后,魏宏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道,“危机蕴含着转机,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

  这意味着,政府不仅要“下深水解决企业困难,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创新研发优势,选择最具能力发展的产业、企业支持发展壮大”,还要“下决心抓工业转型升级发展”。

  当然,这并不是全部。在“筑牢基础,稳住增长”的同时,四川还需要寻找更多新的增长动力。这种新动力一方面来自产业升级,包括技术提升,创新驱动;另一方面来自深化改革的红利,这其中包括以国企改革为代表的重点领域的改革事项;同时,政府加快自身的职能转变,加快简政放权,不断释放市场的活力亦是题中之义。

  这是一个可以期待的市场活力窗口。以正在进行的商事改革为例,改革一年来,全省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54339户,同比增长19.68%。从去年3月1日至今年2月底,全省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144273户,同比增长67.62%,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16.4个百分点;注册资本(金)5968.56亿元,同比增长108.51%。

  当然,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大环境和国家战略的支撑。在魏宏看来,四川发展的未来将受惠于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这其中包括“一带一路”、天府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等。

  这是一个寻找的过程,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过程中,寻找关乎未来发展的新机遇成为关键。而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经济省份,四川未来发展的新机遇会是什么呢?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接受了经济观察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详解四川未来发展十大机遇。

  战略纽带与核心腹地

  经济观察报: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后,在四川经济发展中,将扮演何种角色?

  魏宏:我们将最大限度集成国家和省对天府新区的各种支持政策,营造一流的宜业宜商宜居环境,加快建设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加快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支撑引领四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四川在开放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经济观察报:四川将如何挖掘“一路一带”的政策红利?

  魏宏:四川处于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支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核心腹地,是扩大内陆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和实施向西开放,打造西部大开放升级版的战略高地和重要依托。

  我们将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在沿线64个国家中筛选20个实施重点开拓,优选50个“双向”投资重大项目和100家省内优势企业重点促进、形成示范。

  经济观察报:政府工作报告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你认为,这一设想如何在四川落地?

  魏宏:我省把创新驱动作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完善科技型企业发展政策环境,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相关制度,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经济观察报:说到政策推动科技发展,绵阳科技城应该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魏宏:是的,绵阳科技城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城,去年,国务院批准同意绵阳科技城享受中关村自主创新、先行先试政策,绵阳科技城作为西部地区唯一比照执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先行先试政策的城市,已成为创新驱动的政策洼地,这一政策优势,将极大的带来高新技术项目和科技人才的大量涌入。

  经济观察报:新常态下,四川要实现转型升级,将着力布局哪些产业?

  魏宏:我省在把握发展大势、深入分析省情的基础上,筛选确定了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与健康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