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 川滇黔三省应共建长江源头航运中心
新华网四川频道9月28日电(本网记者吕庆福)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作为同处西部和长江上游的川滇黔三省,如何有效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呢?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应通过共建长江源头航运中心,推动长江上游区域经济发展。
共建长江源头航运中心具有“三推动”“五有利”的作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荣誉校长徐冠林说:“长江经济带往西延伸800多公里,可以辐射云南贵州,云南是西南重要门户,外向型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贵州的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有待开发,以宜宾港为中心可以辐射和带动云贵川的发展。”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刘世庆认为,推动长江源头川滇黔三省交界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规划和项目。综合这一地区的特点和优势看,川滇黔三省八市共建长江源头航运中心可以说就是牛鼻子,是关键。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说,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意义在于,构筑和延长了经济通道,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行效率,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西部开发层面上看,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的建设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推动作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林凌说。
推动我国长江经济带与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有机衔接。随着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的推进,宜宾到攀枝花有816km可以全面实现通航,这样长江经济带又可向西延伸800多公里,甚至辐射到地处沿边内陆省份——云南省。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云南省是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是我国面向西南的开放平台。随着云南省的第一条国门高速公路——锁(龙寺)蒙(自)高速以及昆(明)曼(谷)公路、泛亚铁路网等一批对外通道建设项目的相继竣工,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泛亚铁路网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与之的有效联结,打通了我国进入印度洋的通道,从国家安全和战略发展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动攀西-六盘水资源的深度开发。四川的川南、攀西、凉山州以及云南昭通、贵州六盘水等是我国钢铁、钒钛、煤炭、稀土、页岩气、有色金属的富集区,过去受交通运力等多层因素的影响,国家仅仅把该区作为战略资源储备区。随着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推进,金沙江流域水运条件以及对外通道条件的改变,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攀西-六盘水战略资源区的开发将彻底激活。
推动建设生态文明。水运具有运量大、占地少、耗能小、污染轻、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加快水运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变企业产品和原材料运输模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刘世庆以及政协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解洪等认为,从区域层面来看,建设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具有“五利”。
有利于建设西部交通枢纽。虽然该区域拥有黄金水道岸线资源,但在长江干线上缺少有力的“抓手”,三省港口建设比较落后,泸州港一期工程始建于1997年,2003年竣工投产,年吞吐能力2.5万标箱,二期及二期续建工程2012年才完成,年吞吐能力100万标箱。宜宾港一期工程始建于2008年,2010年底竣工投产,年吞吐能力100万标箱、30万辆滚车。扩建后的水富港年货运吞吐量将由原来的40万吨左右扩展到200万吨以上,进出港的货轮由500吨级扩展到1000吨级,还在起步阶段。港口体系建设是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建设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
有利于西部提升开放水平。通过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可以吸收更多的省外资金参与该地区的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同时,随着口岸开放度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聚集要素的能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提高该地区对外开放水平。
有利于三省产业优化升级。航运业本身包括客货运输、船舶租赁等航运业务,以及码头、仓储、代理、船员劳务等航运辅助服务业。同时,航运还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包括航运服务(航运金融、海事、咨询、交易等)、临港工业(服务于航运的加工工业如造船、修船等和依赖于航运的加工制造如石化、钢铁等)和相关政府服务(报关、检验检疫、边防检查等),这些产业属于国家支持发展的第三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利于川滇黔三省生产布局优化。以四川为例,重装、钢铁、化工、汽车等都布局在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不但运输成本较高,而且付出的环境成本也很高,需要调整优化。建设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可以引导重化工和适合临港产业向沿江集聚,淘汰落后生产技术,更加科学、合理地布局生产门类。
有利于乌蒙山区和凉山彝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乌蒙山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石漠化山区和贫困地区为一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特点十分突出。13个片区县中,12个县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有8个民族县和1个民族自治县;有贫困村2272个。通过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合理规划布局资源开发区、特色产业区和交通、旅游等重大项目,打破行政分割,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有利于帮助乌蒙山区和凉山彝族地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
建设长江源头航运中心正当时
国务院《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增强干线航运能力,改善支流通航条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健全智能服务和安全保障系统,合理布局过江通道。对此,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唐利民认为,川滇黔携手共建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不仅利于我国长江经济带与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有机衔接,特别是泛亚铁路网是我国连接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与之有效联结,更利于打通我国进入印度洋通道,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发展。林凌、刘世庆以及解洪等专家和业内人士则认为,在国家出台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背景下,建设长江源头航运中心正当时。
首先,金沙江水电开发为长江源头航运中心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建设时机。继三峡之后,中国水电正阔步迈向“金沙江时代”。金沙江下游攀枝花至宜宾780公里河道已全部利用,布局有四座特大型水电站,其中向家坝、溪洛渡已经蓄水发电,四座电站库库相连,形成近800公里深水航道,极大改变了急流险滩的自然河道状况,可常年区间通航千吨级船舶。航道作为航运发展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因素,其提档升级无疑可推动航运业快速发展。水能资源开发还具有更高的综合效益。依据电站规划,四座水电站均具有防洪、发电、通航、拦沙、灌溉的综合作用,其中向家坝电站灌区通过南、北干渠向两岸城乡供水,可提供农田灌水量10.66亿立方米,保障530万亩农田灌溉,可向城镇供水7.16亿立方米,彻底解决了人口众多经济较发达的川南的缺水困境。金沙江流域的水电开发对沿江交通改善、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长江源头航运中心的建设创造了基础和条件。
其次,长江源头航运中心建设有“三江六岸”的优良岸线资源和大城市宜宾可作依托。宜宾位于“三江”汇合处,地势平坦,江面开阔。“三江”指岷江、金沙江、长江。岷江纵贯川西平原和丘陵,是四川开发程度最高的长江支流,是四川重型机械装备入江出海的特大通道。金沙江是长江正源,长江上游组成部分,通航后可直达我国重要钢铁钒钛基地攀枝花市。岷江和金沙江在宜宾汇合,习惯上始称长江,宜宾因此而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宜宾处于川滇黔交界处,是长江上游第一个水、铁“十”字交通要道,三省水运的重要货物都是从宜宾进出口。宜宾拥有“三江六岸”的优良岸线资源和大片尚未开发的开阔腹地,天然岸线约589公里,其中长江岸线资源180公里,发展潜力巨大。宜宾已建的铁路、高速公路通道达成都、重庆、昆明,拟建的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西昌、攀枝花、昭通、毕节,机场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往来频繁,大城市架构已经展开。宜宾一直是航运和商贸发达的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自古有“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之赞叹,描述云贵物资多得运不完,宜宾水运能力大得填不满。现代化的宜宾港已开始运营,并与上海港联合开发、连线管理,实现了一体化发展,货物出川、出海非常便捷。宜宾有望成为四川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城市,是长江源头航运中心建设的可靠依托。
第三,长江源头区域的快速发展是航运中心建设的强大支撑。金沙江下游交通建设近年快速发展,已有攀枝花、昭通、西昌和宜宾机场,已建和在建成昆铁路、成贵铁路、内昆铁路、丽攀昭铁路、宜西铁路以及京昆、内宜、宜水、乐宜、丽攀昭等高速公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综合交通网络,各节点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成都与西昌的时间距离由原来的两天缩短至两个小时,昆明与昭通的时间距离缩短至4个小时,未来攀枝花至宜宾可实现4小时直达。也就是说,攀西资源富集区与成都、川南等工业发达地区即将打破分割,实现优势互补,沿江产业布局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如今,金沙江下游区域发展态势强劲,近年连年增速超过10%,高于全国,攀枝花、宜宾等沿江城市正在加快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建设。该区域的快速发展对金沙江航运和长江源头航运中心建设提出迫切需求,并进一步提出诱导性和促进性建设基础。金沙江下游经济区雏形正在形成。(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