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厉以宁朗诵自作诗词破阵子:好诗莫自吟

28.02.2014  16:51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蓝图,但如何将蓝图中的一系列新突破、新举措落实到位,还需要经济学界花气力、扎扎实实地去破解一系列重大课题。经济学家们应当肩负起历史责任,以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来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他一直是站在改革浪潮前沿的学者,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得主;他已年过八旬,却仍活跃在教学、调研一线;他从教数十年,桃李满天下;他寄情诗词创作,笔耕不辍。他就是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采访厉以宁,话题从他出版的新书《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谈起,厉以宁说,“我自己认为,《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是继《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书之后,又一本关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个人代表作。”

  《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与1990年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脉相承,仍以产权改革为核心,讨论土地确权、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民营企业的产权维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镇化等问题。可以说,《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这本新书的酝酿和问世,既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厉以宁的学术思想及理论体系,也让人看到了一个经济学家如何扎根实践沃土,求索“经世致用”之道。

  砥砺前行 厚积薄发

  厉以宁早在中学时期,就立下了实业救国的志向。出于对知识的渴求,他1951年考进北京大学经济系,希望能在经济学领域有所建树,并成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事业队伍中的一员,助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

  大学时代的厉以宁,广泛阅读经济学文献,深入研究学习经济理论,不仅是勤奋好学的高材生,也是独立思考的探索者。然而,毕业留校后不久,厉以宁在大约20年间历经政治运动的磨难,在资料室“坐冷板凳”、下放农场劳动……,直到1976年才在学校里安定下来。但正是这20年的动荡和坎坷,也让厉以宁受益匪浅,他说,“面对资料室里大量的中外经济学原著和几十种国外经济学期刊,我一头扎了进去。”他不仅接触到原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而且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此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勤与汗水。海量的阅读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也使他掌握了当代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对许多经济学前沿问题独具慧眼。

  同时,厉以宁的经济思想也逐渐转变,从纯粹的学术研究转向关注现实经济问题。他说,“多次下放劳动,使我看到农村的贫困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我发现自己在大学阶段所学的那套东西同现实的距离是那么大。”他越来越认识到,中国毕竟有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独特国情,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既要钻到经济学教科书中去,同时也要善于“跳出来”。中国要富强,人民要过上好日子,必须从实际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多年的阅读与思考,与现实问题一经碰撞,便迸射出耀眼的智慧火花。他厚积而薄发,经济学研究结出累累硕果。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系统介绍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同时,他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著作也接连问世,在经济学界确立了公认的学术地位。《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于1998年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新出版的《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全书内容几乎都来自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用经济理论对现实解剖和分析的精品力作。

  粗略计算,仅改革开放后这些年,他就先后发表学术专著、个人文集、与他人合作著书各10多部,主编书籍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

  经世致用 力推改革

  厉以宁的研究成果丰厚,问他研究经济问题的真谛和最大价值是什么?他认为是“有用”。他说,“文章发表得再多,不联系中国实际,对中国的改革没有用处。”作为学者,厉以宁希望自己的每一个研究都能“经世致用”。

  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始终关注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始终以推进改革开放为主要的着眼点,这是厉以宁这些年作出一系列经济学贡献的突出亮点。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他直面热点,敢于涉险滩、勇于担当,发表的观点都严谨、独到、鲜明,也因此获得了“厉股份”、“厉民营”等称谓。

  改革开放30多年过程中,厉以宁的学术成就很多,他自己比较看重的是哪几个?厉以宁回答,“第一个是股份制,第二个是就业优先,第三个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四个是提出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现在回头看,他的这4个学术贡献,最初提出时几乎都遭受过“炮轰”,挨过“板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人开始认同了他的主张,也感到了他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20世纪80年代,厉以宁提出在中国要积极引进企业股份制度,顿时质疑声四起。他却义无反顾、率先冲锋,奔走于全国各地,作演讲,写文章,宣传股份制,直至1997年股份制正式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2009年11月,第二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揭晓,《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理论》以84票赞成获奖。这一理论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对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推行以及证券市场的培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时过境迁,谈起当时所受的压力,厉以宁坦然一笑,“排除那些扣帽子式的所谓‘争论’,正常的学术争论是学术繁荣的必由之路。而且,任何经济学家都不可能是先知先觉者,必须跟着实践走。我最初提出在中国实行股份制,只有经过实践检验后才慢慢成为真正的理论,我的研究大都来自实践。”

  的确,经济学是致用之学,经济理论上的创新亦来源于丰富的社会实践。厉以宁准确的预见性既源于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处在转轨过程中的中国经济独到的理论分析,也源于他深入实际进行的调查研究。尽管现在厉以宁已经80多岁了,但他仍然坚持每年至少外出调研一两次。正是这样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孕育出很多真知灼见,这从《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一书中处处可见。他深入农村、林区、牧区,深入城市社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在书中讲见闻、讲故事,娓娓道来,其中不乏顺口溜、俏皮话,这些来自于实践的故事、来自于群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反映着深刻的经济理论。

  很多人都知道,厉以宁不但是一个改革理论的探索者、推广者,也堪称一位诗人。他1980年写过一首七言诗:“隋代不循秦汉律,明人不着宋人装,陈规当变终须变,留与儿孙评短长。”当时,中国改革大潮汹涌而起,厉以宁提出一些改革建议,遭到误解与批评,但他坚信“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写下此诗句表达矢志改革的决心与信心。1996年,厉以宁为他的《转型发展理论》一书出版作了一首词:“边城集镇荒丘,大山沟,多半见闻来自广交游。下乡怨,下海恋,下岗忧,了解民情不在小洋楼。”这首明白如话的词启示人们,经济理论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只有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走万里路,才能真正触摸到经济的脉动。

  言传身教 桃李成林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的学术报告会和新书发布会上,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的部分专家学者谈读后感时纷纷由衷地表示,在座的很多经济工作者、大学的经济学老师,都是读着厉老师的经济学的书长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厉以宁老师对中国的经济学教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这个评价实不为过。在几十年教书生涯里,厉以宁培养了大批学生,遍及海内外。2000年的一个周末,厉以宁的历届弟子三四百人从各地赶到北大,为厉老师的70寿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厉以宁登台即兴朗诵了自己的《破阵子·七十感怀》:“往日悲歌非梦,平生执着追寻。纵说琼楼难有路,盼到来年又胜今,好诗莫自吟。纸上应留墨迹,书山总有知音。处世长存宽厚意,行事惟求无愧心,笑游桃李林。”为人师表的自豪与自信跃然纸上。

  虽然现在他已是耄耋之年,也非常忙,但厉以宁始终牢记着自己是一名教师,以无私的胸怀扶持后生、诲人不倦。他每学期都给学生们讲课,对学生论文中的标点错误都会细心改正。一位听过他课的本科学生说,“厉老师讲课大多数时间不用讲稿,只在卡片上列出提纲。讲课时,他会请某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讲完一段后问大家,‘你们看有没有道理?’”还有听过他课的学生回忆,厉以宁教授的课程因为听众不断增多,几度换教室,开始是小教室,后来是中型教室,后来又换到大教室。

  厉以宁不仅仅是北大讲坛上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他的经济思想和他在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好学风、好作风、好文风,也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学生和经济工作者,为推动一系列改革决策的出台提供了强大的“正能量”。无论是他直接教过的学生,还是受益于他的经济思想的“间接”学生,都尊称他为“厉老师”。有的学生跟他出去调研,对厉老师的“接地气”感触深刻:在调研中,厉老师会婉拒当地政府安排的参观活动,喜欢自己走走看看,直接跟农民聊天,获得第一手资料。有人说,厉老师的研究从来不摆什么花架子,他的语言也都是非常直白、非常通俗易懂,他书中的每一页、每一段都是自己思考了几十年的成果。有人说,厉老师的研究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现实生活之中,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他用言行告诉我们,搞经济研究,不能热衷、满足于在书斋把经济模型做多么好,而只有像厉老师这样的研究才能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采访的最后,厉以宁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蓝图,但如何将蓝图中的一系列新突破、新举措落实到位,还需要经济学界花气力、扎扎实实地去破解一系列重大课题。经济学家们应当肩负起历史责任,以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来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