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国内经济持续回暖中,大型、龙头企业起到主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国企改革、转型升级、深耕国内市场等举措共同推动下,大企业在经济整体复苏中表现出色,许多上市公司交出业绩靓丽的半年报。但相比之下,今年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增长势头放缓,过去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在经济下行和复苏期间均更加凸显。
从近期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看,国内经济回暖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三季度前两个月中,7月份经济回暖达到高点,8月份部分已出炉的数据略有降速,但稳中有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国内经济持续回暖中,大型、龙头企业起到主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国企改革、转型升级、深耕国内市场等举措共同推动下,大企业在经济整体复苏中表现出色,许多上市公司交出业绩靓丽的半年报。但相比之下,今年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增长势头放缓,过去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在经济下行和复苏期间均更加凸显。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7月份,大、中、小型企业PMI均位于荣枯临界点以上,其中小型企业PMI2012年4月以来首次回升至50%的临界点以上,表明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初显成效。但8月份PMI指数中,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跌至49.9%、49.1%的收缩区间,可以看出此前的回升基础并不牢固; 在8月PMI整体环比回落中,中小企业跌幅显著,而大型企业仍保持扩张势头,两者对比鲜明。
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更易受到波动和冲击。刚刚发布的2014年全国中小企业综合景气平均指数为81.81,连续两年呈现下降态势,这反映出近年来国际市场低迷、国内经济减速下行、劳动力及原材料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下,国内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难、转型升级难的现实。
宏观经济从不景气到复苏回暖过程中,大企业的优势更加明显。经济低迷时大企业呈现更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先天不足; 进入回暖通道后各种社会资源进一步向大企业倾斜,形成“挤出效应”,进一步挤压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空间。各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激发企业活力的改革举措,受惠者往往是已经壮大的成熟企业,如果不是定向扶持,中小企业容易成为政策盲区。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被认为举足轻重。眼下,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不小困难,其重要性应得到更多关注。当前国民经济相对放缓的增速下,就业成为衡量经济运行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低增速下没有出现就业问题,意味着经济增长的质量较高,表面速度处于合理区间,就业稳定也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充足的空间。解决就业问题,大企业能力有限;相比之下,中小企业是更灵活、更有效的就业载体,尤其在城镇化加速进程中,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要显著高于大型企业。因此,当前宏观经济趋势下,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将宏观调控更多地聚焦在中小企业,更大的意义是保障就业稳定,其实质是为经济运行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