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推进小农水建设 惠及农民促经济发展 旌阳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纪实

05.06.2014  12:51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给整个旌阳水利建设注入了蓬勃朝气和强劲动力,形成了全区水利建设协同配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实施的兴水格局。
    2013年度四川省旌阳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涉及旌阳区德新镇、新中镇和柏隆镇3个镇、8个村民小组2350人。该项目总投资2806.67万元,主要进行小水渠和山坪塘整治改造及蓄水池建设,其中:整治渠道72.11公里,配套及更新改造渠系建筑物4186处,新建蓄水池18口,整治山坪塘43座。项目建成后受益耕地达3.21万亩,可恢复灌溉面积0.25万亩,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3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亩,新增节水提水能力403.86立方米,每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02403万吨,新增经济作物产值72.08万元,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31.03元/人.年。
    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真正惠及于民,取得实效,旌阳区采取多种措施力保工程扎实有序推进。
强化组织领导,严抓考核把关。为加强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旌阳区成立了由水务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灌溉管理中心主任、技术中心主任、项目镇分管农业镇长为成员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为重点县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目标任务纳入项目区乡镇绩效考核范畴,由区、镇、村层层考核把关。
    全面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区域。“小农水”项目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点多面广战线长。按照“小农水”建设管理要求和“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旌阳区立足区情,将灌排功能相对薄弱的灌区作为规划发展的重点,优先安排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示范作用显著、前期工作充分、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连片建设,规模推进,建成一批上规模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以示范效应推动重点县建设,以规模效益提升农业生产力。
    加大资金投入,严格监督管理。在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方面,旌阳区多措并举,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一是多方筹资。为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除中央补助资金外,多筹并举,积极宣传发动,通过“一事一议”,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的热情,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折资,保证了建设资金需要;二是严格监管。为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旌阳区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由财政和水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杜绝了挤占挪用现象,实现了工程、资金、干部"三个安全";三是严格按进度拔付工程款。项目实行“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公开透明”的管理模式,遵循“完工一处、验收一处,拨付一处”的方式拨付专项资金,保障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建设与管理并重,力求长效 。旌阳区在“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中,始终把质量监督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四制管理",严格建设程序,倾力打造精品、亮点和优质水利工程。一是优化设计方案。与项目乡镇加强联系,搞好衔接,并深入项目现场,广泛征求受益群众意见;在此基础上,完善工程布局,提高设计标准,还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杜绝重复建设,确保项目因地制宜、设计科学、投资合理、布局美观、群众满意。二是狠抓关键环节。严把原料、配比、施工、检测、验收"五道关口",确保工程的每道工序严格,发现不符设计要求的坚决返工,保障质量。三是加强施工管理。紧紧抓住春季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突出渠系建设等工作重点,倒排工期,压茬进行,确保工程建设快而有序。四是加强建后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后,将统一移交所在农民用水户协会进行管理和维护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发放确权证书,落实管护责任人。
    搞好宣传发动,营造建设氛围。为搞好“小农水”建设的宣传发动,营造起良好的建设氛围,旌阳区通过会议、广播、网络、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努力在全区形成关心、支持“小农水”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编发“小农水”项目建设简报和在四川新闻网、四川水利网及局微博宣传,推广施工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小农水”工程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使全社会都知道“小农水”工程是一项惠及农民的民生工程,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在项目所在地对建设工程的范围、内容等进行宣传公示,增加项目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促进了项目规范化管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大力宣传和项目公示,让项目区群众真正了解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涉及项目村的老党员干部、人大代表作为群众义务监督员,配合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程参与工程监管,确定了项目村在工程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让“小农水”项目建设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
    目前,旌阳区2013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渠系改造58.8公里,整治山坪塘22座,建设蓄水池15口,完成投资212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113万元,群众投劳折资397万元,其它投入614万元),完成总体工程进度约80%,预计今年5月底项目渠道主体工程完工。由于丘陵地区春季输蓄水,部分山坪塘无法开工,待大春用水结束后实施,整个工程预计8月底全面竣工。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