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春季养生三诀
时间:2015年4月3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新华通讯社主管)
链接:http://jjckb.xinhuanet.com/2015-04/03/content_543414.htm
内容:
春季养生三诀 : 好习惯 少餐饭 适时候
古语有云: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人们对养生的关注也随之升温,因为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都强调,如果保健养生工作在春季做得好,就能为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春季应当如何养生?
命好不如习惯好
马烈光教授告诉记者,中医认为,影响人寿命的关键是“后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社会因素、地理环境、疾病损伤等,其中与养生关系最密切的是生活方式,也就是“习惯”。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人的寿命,60%取决于自己,只有15%取决于遗传,即“先天禀赋”。故要想长寿,祈望“命”好,不如尽量优化、完善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养出好习惯。
春季是一年的开始,也是培养好习惯的开端。从现代的社会及人文特点来看,好习惯的培养应着重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淡泊宁静。现代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期望捷径、求捷径,令人心无所定,多欲而神乱,破坏了长期、稳定好习惯的养成,甚至会直接引起情志紊乱而致病。所以应学会淡泊宁静的处世方式,以抑制浮躁,使“定而生慧”,安而正行。《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故凝神敛思,减少过分的欲望,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思想基础;
二是处处留心。“留心处处是学问”,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保持、加强已有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勇于改变坏习惯。“人无完人”,每个人的日常习惯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影响生命健康的“坏习惯”。完全消灭这些不良习惯并不现实,但是尽量减少不良行为习惯,养成好习惯,这才是养生者一生的巨大财富。尤其要注意的是,发现坏习惯,要从生活的最细小之处着手,任何一个微小的坏习惯,都可能导致生命的损伤和疾病的产生,所以强调“处处”,强调“留心”。习惯的修正,还应以人为镜,发现他人有不良习惯,马上反观己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发现他人的好习惯自己没有,则行“拿来主义”,并于自己的实践中进行检验,效则取之,不效则弃之。儒家有“三省”之法,养生者也当“三省”,即“省己以周行,省人以立鉴,省天地以得法”;
三是勿因情废行。现代很多人感觉养生难,难在好习惯总要为人情“让路”。典型者如饮酒,当前社会,酒桌上似乎不醉不足以显示热诚,更有甚者,竟因大量饮酒而致酒精中毒,甚至有的“殉职”酒桌。宋朝叶适说得好:“只消一盏能和气,切莫多杯自害身。”所以,为了生命健康,遇到人情难关,要量力而行,或点滴不沾,或“客气”一番,甚至小小“伪装”一下,总胜过病房哀号,痛苦自受。而对于喜好饮酒者,当记住一诗:“不醉多愁醉多病,几回爱酒又停杯。”
多寿只缘餐饭少
随着气温回升,很多人开始减肥。中医早就指出“水谷,生之本也”,俗语也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之说。的确,食物是人体绝大部分的营养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吃得越多越好,对食物的摄取也应得法,否则反会损寿。现代社会常见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恰缘于摄入营养过剩。因此,食物摄入量与健康长寿有很密切的关系。
古人对此其实早有警醒。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明确阐述了所食多少与寿命的关系,他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众多,心愈塞,年愈损焉。”而唐代百岁医学家孙思邈更精辟地指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就是说,一顿不能吃得过多,每餐进食量宜少,每日可以适当增加进食次数。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在贫瘠的北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支古老的部族——图布族。图布族人一日三餐都很少,但身体却异常强壮,多寿星。
那么,食物摄入太多究竟对身体有什么损伤呢?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说吃得太多,超过自己的消化能力,会损伤肠胃功能。前人还有“多食之人有五苦患”之说,指出了摄食过多的具体危害,即“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吃得多,大、小便就多,身体容易发胖,饮食也不容易消化完全,晚饭吃得太多,还会影响睡眠,这就是“五苦患”。对此,养生须慎诫之。
那么,怎样把握“少食”的量度呢?其实人体自身是一个很严密的系统,每当进食到一定量的时候,身体自然会发出信号,那就是“饱”感。我们日常只要细心体会,自然能明显感觉到,一旦“饱”感出现,就该及时停箸,此即“少食”。如果继续进食,甚至出现“饱胀”“撑满”的感觉,说明摄食过量,不利健康。当然,此处所提到的感觉,是针对没有疾患的人群,如果患有胃肠道疾病,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或者因为其他系统疾病影响到胃肠道功能的,则不在此例。若感觉每餐少食提供的热量不足,尚可增加进食次数。例如老年人一天可进食四至五次,每次食至饥饿感消失即可,这是老年饮食养生一法。人欲得长寿,当谨记南宋享寿85岁高龄的大文豪陆游所说“多寿只缘餐饭少”,把“少食”作为养生要务,严防多食伤身。
适者得寿
常言道:“适者得寿”。说明养生得长寿,“适”为大前提,即主动适应外界环境,并时常保持身心舒泰。这也是传统文化的“和”、“顺”思想在中医养生中的体现和运用。
养生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和合”的整体,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一元之气构成,受阴阳、五行法则支配,因而“生气通天”。如《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养生学吸收这一思想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即“天人一体”、“天人相应”。受这种思想影响,养生主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顺应自然的地理、气候特点而施养。历代养生家都主张要将养生活动融入自然,利用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的便利条件开展养生,诚如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在《芙蓉池作》中谓:“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在现代紧张的工作生活环境下,这更具有现实意义。有条件者多出去走走,抛开烦恼专心旅游,便能得自然之趣、养生之乐、适者之寿。另外,适应自然还应当适应自然生物环境。唐代白居易有诗云:“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人只是自然生物物种之一,不能自诩“万物之灵”,便对其他物种随意生杀予夺,这是现代社会的弊病之一,当为养生者所戒。
养生当适应社会环境。人除有自然性外,社会性更是其根本属性,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社会对人的影响从人出生时就已存在并发生作用,有时甚至超过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工业废气、废物等多含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若因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到有害物质,则会使人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此外,多种传染性疾病均是通过社会中人与人的接触而广泛传播。社会地位的变更也对人体产生影响。《素问·疏五过论》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为挛。”就是说,先贵后卑,或者先富后贫,都会由于社会地位的剧烈变化而使人心志凄怆,情怀悒郁,导致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因而,养生者应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开阔的胸襟看世界,形成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养生当以舒适为戒,不奢华贵。白居易在《三适赠道友》中言:“足适已忘履,身适已忘衣,况我心又适,兼忘是与非。三适今为一,怡怡复熙熙。”就是说,衣服、鞋子不求华美名贵,只要身体和脚感觉舒适就行,再加心中恬适,此之谓“三适”。苏东坡也有“三适”,即晨起栉发、午间坐息、临睡濯足,比白居易的经验更加具体,也是日常须每日坚守的养生法则。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