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就保障网,让特困群众吃“定心丸”

15.10.2015  15:56

  贫困地区中的特困人群,最让人牵挂。如何为生活困难的群众织起一道“保障网”,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目前印发的《四川省社会保障扶贫专项方案》从低保救助、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养老保险、残疾人扶助等4个方面,明确了未来5年我省贫困地区社会保障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方案有怎样的设计理念?如何保证方案顺利推行?近日,记者采访了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残联等相关部门。

  “两线合一

  总体将惠及480万人

  一条是扶贫线,这是国际社会的通用标准,为平均收入低于每天1美元的人群。按照扶贫机构现有的转换标准为每月240元。

  一条是低保线,这是各地根据当地生活水平划分的最低生活保障线。7月1日,省民政厅明确我省各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190元/月。这让不少市州再次提高当地低保标准。即使如此,我省不少地方的农村低保线也低于扶贫线。

  方案明确,逐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缩小低保线与扶贫线之间的差距,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

  截至6月,我省有农村低保人员480万人,其中贫困地区有低保人员134万人。按现有扶贫线标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需每月提高50元才能“两线合一”。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两线合一”是要全省的农村都要实现,也就是说这项目标将不仅惠及134万人,总体将惠及480万人。

  由于标准提高,会有更多困难群众纳入到低保户中,总数可能将超过480万。而且,由于扶贫线是一个动态标准,“两线合一”2020年的标准可能还会提高,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集中供养

  满足率达100%

  在扶贫线和低保线以下有一类人群,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步入老年后,需要通过集中供养才能拥有基本生活条件。

  方案明确,2017年力争贫困地区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满足率达到65%,2020年达到100%。也就是说这部分人群,只要他们有进入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集中供养地的愿望,当地就有床位满足其需求。

  省民政厅数据显示,目前我省农村特困人员平均集中供养率为54%,除了老人不愿意外,部分地区是由于床位不足导致农村特困人员无法入住敬老院。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完成目标,我省将重点支持贫困地区依托乡镇中心敬老院建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为包括农村特困人员在内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我省将健全农村特困人员供养金自然增长机制,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提高集中供养水平。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散居特困人员居住条件。

  老有所养

  2020年实现全民参保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趋紧迫,贫困地区老年人成为扶贫工作中的重点。“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最开始是每月55元,现在是每月75元,以后还将逐步增长。”省人社厅农村社会保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老人都能有养老金,将减轻当前扶贫工作的压力。

  方案明确,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养老保险。为实现这一目标,我省将扎实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试点,2015年10月底前完成第一批试点工作,2015年底前启动第二批试点工作,试点范围约为全省50%的市(州)、县(市、区),2017年底全面完成试点任务。通过试点,进一步摸清我省贫困地区相关底数,确保贫困地区城乡居民应保尽保。

  目前,为领取农村养老保险金最低需每年缴纳100元参保费。省人社厅农村社会保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即使只有100元,对极少数特困群众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对独生子女家庭儿女残疾或死亡的情况采取由财政购买保费的办法。

  我省各地正加大办公场所设施等硬件设备投入,扎实推进经办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让老百姓能够更方便地参保和领取保费。方案要求,2015年经办服务延伸试点覆盖全省50%的乡镇,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试点任务。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习近平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