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日报:患“尿毒症”组长带领村民建起千亩花椒基地

06.01.2016  18:36

雷新彬与妻子对花椒基地村道进行保洁

  他是一名两天就需透析一次的尿毒症晚期患者,不仅担负村民小组长之责,还承担着2公里村道的保洁工作。但他说,是党和政府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只要有一口气,也要把工作干好。这位与病魔抗争的基层干部,就是 渠县 拱市乡河坝村6组组长雷新彬。

  近日,记者前往拱市乡河坝村,见到了雷新彬,了解到他不为人知的艰辛动人故事。

  上世纪60年代初,年幼的雷新彬父母双亡,留下两兄弟相依为命。由于家中贫寒,雷新彬14岁就辍学回家,当上了放牛娃。上世纪90年代,改革大潮风起云涌,雷新彬也踏上了创业路,筹资开起了米面加工坊。由于他聪明能干,加上村民的信任,他同时还当上了生产队队长,这一当就是15年。

  15年中,他生产务农、经营作坊、当队长三不误,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先进。1999年,尽管村委会和村民再三挽留,渴望致富的他仍然外出创业。

  外出创业,雷新彬与人合伙经营木材加工厂。由于他经营有方,几年下来,逐渐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老板,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而,就在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之时,他却感到身体不适,经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慢性肾衰竭兼高血压心肌病”。为了治疗,他不得不放弃生意回到了家乡。

  2011年,得知他回家养病的消息后,村委会一班人又劝说他担任河坝村6组组长,但被他婉言谢绝。但由于全组年轻能干的村民大都外出务工,除他以外再没有合适的组长人选,在村委会的劝说和村民苦口婆心的请求下,他再次担任组长。出于村委会和村民的信任以及身上的那份责任,他不顾疾病缠身,将村民小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同年,该乡引进业主拟在河坝村等地建设近7000亩花椒基地。做村民思想工作、帮助业主流转土地、开院坝会、丈量土地、签订土地流转协议……雷新彬早出晚归,在自己所在组率先建起了上千亩的花椒基地,村民们走上了产业发展的大道。

  一年后,雷新彬病情逐渐加重,不得不到达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进行一周一次的透析。随后,始终放不下的工作他为方便一边工作、一边治疗,主动转院到了 渠县 人民医院。2012年,为缓解病情,他的透析治疗不得不改为每周两次,后又变为两周五次,直至改为两天一次。

  雷新彬告诉记者,虽然每年治疗费等费用开销要20万元,但新农合和农村低保等惠农政策解决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开支,是党委和政府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别当村民小组长和保洁员了,放下工作,好好养身子!”面对儿女们的劝说,面对乡村干部的善意,雷新彬却说,只要还有一口气,也要感恩和回报党和政府,继续把工作干好!(雷德谦 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