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6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通过教育部中期检查
近日,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公布了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第二批中期检查结果,我校此次接受中期检查的课程共5门,其中结论为“通过”的课程包括鄢超云教授主持的《幼儿园教育评价》、靳彤教授主持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周晓林教授主持的《中学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刘世民教授主持的《教育见习与实习》等4门课程,结论为“通过(限期整改)”的课程为谭良教授主持的《计算机学科教学法》;另外,陈辉教授主持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已于2014年1月通过教育部第一批中期检查。
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旨在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共分课程设计与建设、中期检查与完善、课程验收与整改、课程维护与荣誉认定等主要阶段。该项申报工作自2012年12月开始,经各省限额推荐、网络评审、会议评审、公示等环节,并经教育部批准,全国共有79所高校的200门课程获准立项,立项课程涵盖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中学教师培养课程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课程等四个层次。经教育部评审,我校教育科学学院鄢超云教授主持的《幼儿园教育评价》、刘世民教授主持的《教育见习与实习》,文学院靳彤教授主持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周晓林教授主持的《中学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陈辉教授主持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计算机科学学院谭良教授主持的《计算机学科教学法》等6门课程于2013年4月成功入选,入选数量位居全国所有参评高校第6位,全国地方师范大学第2位,是全国所有4个类别中均有课程获得立项的两所院校之一。
为切实做好立项课程的建设工作,学校教务处多次组织召开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建设研讨会,结合《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建设指南》和教育部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有关要求,对课程建设的目标任务、阶段要求和建设重点进行了反复研讨,学校教务处也从人员保障、技术条件、教室资源、政策支持等方面为课程组开展建设工作提供了充分保障,为课程顺利通过教育部中期检查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学校将根据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关于反馈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第二批课程中期检查结果的函》的要求,坚持不懈地继续做好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后期建设工作,加强对各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协助各相关学院和课程组高质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确保课程建设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规定,确保相关课程在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且在学生培养中发挥积极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