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省级媒体到巴中采访报道“巴中的发展令人振奋”

08.11.2013  19:21

      本网讯 (记者 潘嘉文)沥沥细雨、丝丝寒意阻挡不了探访者的脚步。

  11月4日—7日,由省委宣传部统一组织,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社、中国新闻社、四川日报社等主流新闻媒体的20余名新闻工作者组成新闻采访团,到巴中进行了为期4天的全面深入采访,集中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巴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在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   到产业园区,进城市新区,深入新农村“巴山新居”聚居点,4天来,新闻采访团的记者边走边采访边记录,老区巴中的发展令他们振奋,他们的笔触深入到巴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产业培育、扶贫开发等多个方面。不少记者表示,要努力传播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巴中经验。      商贸物流园区高端大气   采访过程中,四川日报社记者尹勇给同行的记者讲了个故事:今年7月,家在成都的尹勇装修新房时,没有选择在成都买石材,而是在巴中买了石材再运回成都。   尹勇是在巴中盘兴中国西部物流园区买的石材,他说,这里的石材比成都便宜很多。就在大家的一片质疑声中,采访车驶入了盘兴中国西部物流园。   在这里,记者们了解到,盘兴中国西部物流园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商贸物流园区,建筑面积840万平方米,规划投资150亿元,是巴中目前最大的投资项目。园区项目以满足西部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市场开发目标,通过吸引全球各类商品产地的厂家直接入驻园区的批发、零售市场以及从园区面向本地及西部开发所有地区的批发、零售市场,形成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及服务完善的物流企业空间组合,并以此为基础让园区成为涵盖八大业态及各类工厂店的全业态市场,成为集小商品、家居产品、建材交易、五金机电、汽贸汽配、食品冻品、仓储市场及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现货期货、广告传媒、星级酒店、总部经济、餐饮娱乐、信息会展等各类别物资交易市场于一体的核心经济物流商贸区。“我们尽最大努力降低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以原产地、大商贸、大物流、低物价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来吸引顾客。”巴中盘兴中国西部物流园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建惺说。   至此,记者的疑惑全部解开,他们理解了为什么尹勇买石材不选成都而舍近求远来巴中购买。“这样的物流园区,必将在巴中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光明日报社记者鲁磊说,“以前,巴中给我的感觉就是偏远落后,到巴中后,第一天采访盘兴中国西部物流园区,让我颠覆了对巴中的传统认识。现在的巴中,正在日益成为西部最受瞩目的地方。”   走进巴中西部国际商贸城,记者被一幢幢高端大气的建设所吸引。这个总投资55亿元、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的超级商业生活中心城,建成后将成为包含建材装饰交易中心、家具展贸中心、小商品交易中心、糖酒副食品直销中心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和时尚住宅区。“去年5月来巴中时,这里才在平整土地。短短一年多,就有这么多建筑拔地而起,巴中建设速度、发展决心实属空前。”四川日报社记者李向雨由衷感慨,“这些商贸物流园区的建设,让巴中面貌焕然一新,必将在推动巴中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互动发展   “在达芙妮,每天按时上下班,只要技术熟练,每个月挣两千块以上没问题,并且职工宿舍干净整洁,我们在这里工作生活很舒心。”记者采访时,达芙妮(四川)制鞋产业园的工人刘容华如是说。   在巴中经济开发区,记者将镜头对准了一组组生产场面:达芙妮试生产、雅姿家具投产、元亿防盗门投产……机声隆隆,工人在车间来回走动,昭示着经开区追赶跨越的脚步不息。   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经开区共有50余个项目破土动工,在建产业项目达24个,基本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专用新材料—整车生产为重点的汽车制造产业链、以木质板材—家居—家具系列生产为重点的家具产业链、以达芙妮鞋业—皮具—服装生产为重点的服装鞋帽产业链等多个产业链条。经开区产业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突破性发展。   “这里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追赶跨越的画面,为我们‘走基层’提供了鲜活的素材,给我们‘走转改’带来了巨大的收获。”李向雨激动地说。   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功能配套日臻完善:规划19路、23路、36路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新区主干道预计本月底投入使用;规划110万平方米安置还房已有60万平方米进行室内外装饰装修;兴文一小、卫生院、第三自来水厂已建成投入营运……一个功能现代、产业高端、企业聚集、生态宜居的新区俨然展现在记者面前。   “‘产城一体、城园相融’的建设理念在巴中经济开发区得到了完美体现,这里奏响了巴中‘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进行曲。产与城的深度融合,必将助力巴中进一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新华社记者杨迪说。   在通江县石牛嘴新区,在平昌县星光工业园,随处可见大建设场面,参与采访的记者无不感受到巴中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坚定决心。      巴山新居工程助力全域扶贫   青瓦白墙、斗拱飞檐、错落有致的一幢幢富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的“小洋楼”掩映在青山绿水间,蜿蜒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这是采访团记者在平昌县元山镇中岭村看到的一幅幅乡村美丽画卷。   这些漂亮的房屋,与两年前看到的那些散落在山间的一座座孤零零、低矮简陋的土坯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走进村民葛永兰的新居,楼上楼下铺上了大理石地板砖,数字电视机、冰箱、欧式沙发等家具一应俱全,还用上了自来水,安装了抽油烟机。   雨后巴山,满目苍翠,行走在“巴山新居”聚居点,不少记者表示有“如在画中行”之感。   平昌县委常委、副县长阙作强介绍:中岭村在推进“巴山新居”建设中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企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产权政策——鼓励农村土地向规模、向业主集中,真正实现了农民从传统向技术工人的身份和技术转型。   以自家5亩地作为股金,村民吴秀兰加入了大巴山生态农业有机富硒作物种植合作社,又进了园区当工人,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不仅掌握了新型农业科技技术,还捧着上千元的月工资收入和保底分红,让她乐开了怀。“是立体智能农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综合展示平台,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表现形式,也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吴秀兰告诉记者,“相信今后我们会发展得更好,收益也会更加可观。”   在通江县新场乡红岩村“巴山新居”聚居点,四川省战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热情地端出一盘刚从地里采摘的水果番茄请记者品尝。2010年,新场乡按照“产业带新居、新居带新村、新村带农村”的发展定位,成功引进四川省战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红岩村,先后建成2个占地1000余亩的蔬菜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全乡发展1万亩露地蔬菜。   “收成好不好?销路怎么样?公司是如何带动村民致富的?”记者一边尝着可口的番茄,一边采访蔬菜产业园经营情况和村民增收情况。   “我们的蔬菜全是有机绿色蔬菜,市场销路很好,我们设在通江县城和巴城的销售点经常供不应求。”公司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   见有记者采访,附近村民围了过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实行“包技术、包质量、包回收”和“保护价收购”,提高了村民种植积极性,真正为村民开辟了致富路。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外宣办主任李明刚介绍说:近年来,巴中以“巴山新居”工程为抓手推进“全域扶贫”,把新居建设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通过采访得知,‘巴山新居’建设不仅让老百姓住上了好房子,而且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农村脱贫,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巴中的‘全域扶贫’令人感动,巴中的发展势头令人振奋。这次来巴中‘不虚此行’,我们一定好好总结,好好提炼,积极传播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巴中经验。”中国新闻社记者付敬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