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中介”摘帽 成都曾死掉一批

10.07.2015  12:26

  新闻回放

  中办、国办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8日对外发布。方案提出了脱钩改革清晰的路线图、明确的时间表、具体的任务书,各级行政机关与其主办、主管、联系、挂靠的行业协会商会将脱离关系,在机构、职能、财务、人员管理、党建、外事上分开。

  中办、国办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8日对外发布,提出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今年下半年就将开始第一批100个左右的协会商会试点。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因为相关细则还没出台,成都正式开展此项工作还需等上一段时间。“这次《方案》透露出力度和决心跟以往不同,措辞坚决,也给出了清晰的脱钩改革路线图、明确的时间表和具体任务书,大家都很看好这次清理效果。

  早在几年前,成都市就开始清理整顿中介机构,要求相关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脱钩。

  上一次清理

  不适应市场死掉一批

  发展至今,成都市在民政登记在册的已有2000多家行业协会和商会。

  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对主管部门市民政局来说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据了解,成都市早在几年前就对主管、挂靠在行政机关下的一批社会组织进行过集中清理,但“这就像韭菜一样,割一茬又长一茬出来。

  2008年,我市举行“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提升机关行政效能工作会议”。会上就提出我市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还存在“脱钩改制工作做得还不够彻底的问题”。会议要求清理整顿中介机构,重点规范依附于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审查和服务行为。要推动中介组织市场化进程,加强中介机构监管,推行中介机构不良行为公布制、市场禁入制等。

  同时,要严肃查处“明脱暗不脱”,国家公职人员暗中兼职,捞取好处甚至利用中介组织进行权力寻租等问题,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当时市监察局还介入了这项工作,对全市行业协会、中介组织进行摸底。

  一批社会组织随后被清理脱钩,但又衍生出一个问题:许多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后,被彻底推入市场,结果因为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很快死掉一批。

  市民政局相关人士透露,后来他们开始探索“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扶持社会组织,激发它们的活力。去年我市财政还首次拨付2000万元专门用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的积极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四川首个被剥离的基金会:

  确实能促使自身激发活力

  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后,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昨日,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廖国龙,他对《方案》持支持态度,“社会组织只有靠社会化运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果还指望挂靠、主管、吃大锅饭,特别容易滋生腐败,也容易养懒人,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极为不利。

  廖国龙介绍,2004年福利基金会就与成都市残联剥离出来,也是全省首个剥离的基金会。在那之前,基金会和残联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残联的一把手也同时兼任基金会理事长,其相应处室负责人也曾先后在基金会任职。

  改制后,基金会砸破铁饭碗,彻底从政府序列中剥离出来,财政不给一分钱。所有人员从他到普通工作人员都是招聘,他本人不领一分钱工资,其他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从募捐筹资的资金里面提取10%作为工资发放。

  “基金会现在完全是靠市场运作,为了生存自己就必须多去做募捐、投资,不拼命的话连饭都吃不起。”廖国龙认为,社会组织与行政机构脱钩是大的趋势,被推入市场后,确实能促使自身激发活力,参与更多公共事务,发挥自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