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连锁资本扩张提速欲借收购走出成都

19.03.2015  13:22

制图/杨仕成

  3月18日上午,在双方公司高管全体出席的发布会上,红旗连锁超市董事长曹世如穿着一身红色披肩式外套,还俏皮地用手比了个“YEAH”,透露出她的好心情。

  零售业近年来面临调整升级,关店潮、并购潮已然来袭,在成都竞争尤为激烈的便利连锁行业更为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红旗连锁这样的强者加速了跑马圈地“买买买”的节奏,而一些企业则选择转型退出。“红艳的零售业务今后不存在了,但是红艳公司还有酒店等其他业务,并且将进军农牧业。”该公司董事长张晓宏对于未来的发展依然充满信心。

  红艳超市将转型农牧业

  昨日,红艳超市的创始人张晓宏、朱红艳夫妇出席发布会。1993年从温江一间杂货铺起家,这对夫妇的产业遍布四川、西藏。如今将自己一手创办的超市资产全部转让出去,张晓宏颇为感慨。

  “红旗、互惠、红艳,都是同一个时期成长起来的连锁零售企业,为什么就只有红旗发展得很好,上市了?”张晓宏说,“这么多年来我自己也在带头想上市,但是由于企业在综合发展策略上不及红旗,没有成功。

  深刻感受到当前经济环境复杂、零售业竞争激烈,张晓宏为红艳选择了另一条路。“现在在企业非常有价值的时候托付给红旗,对我们的员工、供货商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否则,未来五年中这个企业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迅速衰败。”他说。

  张晓宏也透露,红艳公司旗下还有酒店板块,同时将进军畜牧业和农业,“我们要搞四个大型牧场,每个牧场超过十万亩,主要是养牛羊马。”他还说,转型并不是他对零售业不看好,而是认为“适者生存,任何企业都是有机会的。”而在谈到此次出售超市资产的时机和价格,他表示,“红艳在最适当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不存在划不划算。

  红旗连锁开启并购模式

  据红旗连锁高管透露,春节前红艳超市主动找到了红旗超市接洽,双方一拍即合。春节期间即达成了合作意向;2月25日开市起停牌,3月17日红旗连锁使用自有资金收购红艳超市零售业务相关资产,包括物流配送中心、125家门店及相关设施设备,并于3月17日签署了《资产转让协议》,交易价格为2.38亿元。

  为何在众多同行中选择了红艳作为第一个收购目标?其收购有无标准或下一个意向性企业?上市时承诺3年开店2100家的目标能否实现?对此,曹世如一一作答。“为啥选择红艳,我只想说和红艳的合作更有利于红旗的发展。”她笑答,“收购红艳超市,是检验红旗连锁资本运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有效试金石。有了第一步就肯定有第二步,一旦成功整合红艳超市,下一步不排除继续利用资本杠杆走出大成都。”她透露,近期有很多企业在跟红旗接洽,但红旗是有选择性的。她说,“我们收购一家企业没有量化的标准。非要我说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符合红旗的发展。

  之所以选择现金收购资产,因为双方都是连锁企业,如果把时间拖得太长不利于公司发展。“应该这么说,资产收购是比较干净和快捷的方法,既然都做出决定了就尽快执行。

  便利连锁业仍看好成都

  在2012年9月上市时,曹世如曾表示红旗连锁将在3年内开店2100家。如今通过收购,旗下门店已经接近1800家。“可以说实现目标没有问题,预计今年 利 润 在 原 有 基 础 上 还 能 增 长5%-10%。”她说。

  近年来,红旗连锁在O2O方面频频发力,与苏宁云商、支付宝、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等开展良好合作。同时,红旗连锁还自建电子货架、推出IMP(综合营销平台)等。整合红艳超市后,其业务半径将从大成都及绵阳等二级城市辐射到康定、泸定等地区,物流配送能力、网点覆盖区域、商品结构等都将更加优化,其O2O战略也将得到更有利的支撑。

  红旗连锁此次并购,无疑为成都便利连锁业带来震动,竞争氛围也愈显激烈。“今年将以高密度集中开店的方式在成都发展,预计新开20家店。”7-11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西井公一在今年刚到成都就任时,便透露了其对本地市场的信心。成都市零售商协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便民连锁近年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预计今年在保持这个增速的同时,可能通过更多的并购、整合,造就区域行业龙头。 华西都市报记者童星燕

  成都连锁超市“巷战”正酣

  红旗:年内门店数将达2100家711:年内将新开 20家发力方向:增值服务:如交通违章电子罚单处理、火车票代售等服务。O2O业务:打通线上线下业务,开展配送,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