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巷成为成都最“火”地方 最高温达43.4℃

24.07.2014  12:15

 新世纪以来最热大暑

  前日43.1℃,昨日43.4℃,连续两天,城北红旗巷“勇夺”成都最热地!

  这条位于驷马桥附近的小巷为什么这么热?成都商报为您揭秘。

  本报昨日公布成都35个气象观测点前日最高温,其中位于驷马桥附近的一条小巷———红旗巷气温最高,达到43.1℃。

  从成都气象台发布的实时气温监测数据来看,昨日成都最热地又被红旗巷拿下,该地昨日13时最高温达43.4℃。

  两天两夺“成都最热地”,为什么这条小巷会这么热?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实地走访红旗巷并采访气象专家,为您解读这条小巷的最热之谜。

   记者走访:

  走进小巷热浪滚来

  居民看了本报才知是成都最热地

  昨天13:35,太阳正烈,成都商报记者来到了红旗巷。“热!确实热!”一拐进这条不足6米宽的小巷,滚滚热浪立即向记者扑来,阳光直晒地面温度高达42.1℃,有林荫遮挡区域地面温度也达到了35.1℃。

  “我是看了昨天的成都商报,才知道我们这里竟然是成都市最热的地方!”在红旗巷5号院小区已住了十多年的徐女士,提起自己家门口成为 “成都最热地”一事,显得有些难以置信,“我在这里住了这么久,确实觉得这条窄巷子比一般街道要热一些!

   当地居民说:

  巷子通风效果不好

  两侧高楼将其夹成“深谷

  据徐女士介绍,在这条不足500米的小巷子里,尽头是一座学校(成都八中北区),所以街上通风效果不算好,每天早晚接送孩子的车辆进进出出,夏天从行人面前一开过,车子从地上卷起的热浪就扑面而来,酷热难耐。

  而街道两侧的两个居民小区也都是高层公寓,两侧的高楼把巷子夹成了一个“深谷”,住了数千位居民,建筑密度确实有点大,楼和楼之间隔得太近,她经常站在三楼阳台上都感受不到一丝风,整条街像一个大蒸笼。

  “我傍晚散步时,都宁愿跑远点去动物园一带,” 徐女士叹着气说。

   十多家餐馆空调

  面朝街面成天喷热气

  芙蓉华庭小区的居民李女士称,“这里这么热,是人为造成的!”她指着小区楼下生意红火的十多家餐馆说:“这些餐馆把空调外机就直接安装在招牌上方,还是面朝街面上,白天黑夜地朝外喷热气,巷子又这么窄,咋可能不热嘛!”李女士说,自己每次路过这几家餐馆都得加快脚步,以免被热气喷到。

   街办城管说:

  巷子窄 楼距近

  居民密度大 热量扩散慢

  正在红旗巷执勤的驷马桥街道办事处城管朱万彬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儿的居民往年夏天也向我们反映过高温的问题,据我们观察,巷子窄、楼距近、居民密度大,热量扩散慢是这里比周边地区更热的主要原因,但气温能到40多度未免太夸张了,老人小孩都会受不了的。

   专家分析

  红旗巷气温异常

  系城市热岛效应体现

  省气象台专家表示,红旗巷气温异常走高就是城市热岛效应的体现,相对封闭的小环境和大量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部分区域气温较高。

  专家称,安放在红旗巷的气象观测站是自动站,平时无人值守,目前观测站的情况台里也不能确定。“可能损坏了,也可能是离什么高温物体太近,”专家表示,不论是损坏还是被周边环境所影响,该观测站肯定不再适合用作气象观测,它采集的各项数据目前已不再被气象部门所采用。

  专家称,气象观测站的选址建设需要周边严苛的配套条件,例如观测箱要架设在草地上,周围不能有污染源和排热口等。但随着城市持续发展,留给气象观测站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从红旗巷观测站数据偏离周边观测站的程度来看,该观测站的数据已不可靠,市民无需担心。

  成都商报记者 王欢 摄影记者 鲍泰良

  原标题: 红旗巷为何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