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给校领导送红包钱不够” “老师”向川大新生借钱

12.09.2014  11:06

   

新生报到人多事杂,一定提防骗子趁虚而入

    9月9日,就读于四川大学的新生杨林(化名)反映,最近他连续接到一个自称是学校老师的电话,对方声称“节日将至,想给校领导包红包,手头钱不够,想找他借钱。”由于杨同学人生地不熟,不愿刚入学就得罪老师,因此上当受骗。吃了亏的杨林希望广大学子提高警惕,不要再给骗子可乘之机。

    刚开学就找学生借钱“老师”不靠谱

    9月4日上午,杨同学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接通后此人自称“李老师”,在新生入学时与杨林有过交流,接着说自己是学校管纪律的老师,找杨同学有些事情,让他第二天上午10点去学校办公室找她。

    由于“李老师”说话声音很亲切,杨林并没有起疑心,第二天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杨林接到“李老师”的电话,“她说她现在在外开 一个紧急会议,马上就要过节了,自己想给校领导送红包,但手头又没那么多钱。问我手里有多少钱,让我把钱给她打过去。”当时杨林在交了住宿与伙食费后已经没剩多少钱了。

    “我打电话跟她说,我已经在办公室门口了,要用钱就当面来拿吧,并且只能借她300元。对方却说这两天都要在外面开会一时来不了,说一定把钱打到她账上。”杨林是农村来的孩子,在成都人生地不熟,不想刚到学校就把管他的老师得罪了,于是照对方的要求把钱打了过去。

    事情败露“李老师”翻脸挂电话

    9月8日杨林与同学在寝室里聊天时发现,同寝室的张晓平也有同样的经历,但张晓平并没有上当。

    此时杨林有点慌了,他偷偷跑到宿舍外面去给“李老师”打电话。“嘟嘟”几声电话通了,起初对方的态度依然亲切,并且非常感谢杨林的帮助,但听完杨林的疑虑后,“李老师”的态度突然转变了,有些不愉快地说了最后一句话:“你不相信我就算了。”在此之后,杨林再也没有打通过对方的电话。

    学子要有防范意识“老师”不一定都是好人

    明白自己上当受骗后,杨林没有报警也没有告诉同学和老师,他不愿说出来后被大家笑话。“还好当时身上没有更多的钱,300元就当买一回教训吧。”杨林有些无奈地说道。

    最后杨林打进热线,希望将他的教训公布在报纸上,以免别的学子上当。其实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如果当时他能仔细想想或者把事情说出来,咨询一下别人的意见应该是不会上当的。杨林说,希望学校能多开设一些关于安全防范、防止上当受骗方面的课程。自己就是死书读得太多,社会经验欠缺才上当受骗的。(记者 沈悦)

    原标题: 开学新生报到 “老师”向学生借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