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酸甜的“红军汤”在会东县喝了80年

26.05.2015  12:35

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如今已是风电场。

会东县姜州镇的村民在准备“红军汤”。

  红军长征过凉山80周年特别报道

  5月19日至20日,“红军长征过凉山80周年”采访团,来到被称为“川滇明珠”的凉山州会东县。1935年5月,红军兵分三路抢渡金沙江入川,其中,红军一、三、五军团和中央纵队,由皎平渡过江进入会理县。三军团十三团、九军团约5500人,则分别经洪门渡、树节渡口进入会东县,斩关夺隘,从南至北,走遍了大半个会东县,确保了会理会议的顺利进行和红军主力向西昌开进。

  当年红军走过的会东县,如今已成为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华山松籽生产第一大县、全国松露产区面积最大县。在这片土地上,当年红军留下的故事仍旧口耳相传,特别是当年会东百姓给红军煮的清热解暑的“红军汤”,已喝了80年。

  少年离乡

  跟着红军去战斗

  1935年5月4日,红三军团十三团赶到洪门渡,夺得一只小木船,在船工李明录等人的帮助下,划渡三昼夜进入会东县。

  5月5日至7日,红九军团也在当地船工的帮助下,昼夜抢渡,全部人马渡过金沙江,开始了在会东的战斗。

  在会东县马龙乡沟口村,林开文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他的大伯林万夫,当年跟着部队参加了红军,成为家乡的骄傲。

  林开文说,当时大伯只有17岁,家里很穷,他决定参加红军时,红军已经离开了村子。大伯沿着红军行进的路线去追赶部队,终于在1935年5月12日下午2点过,赶上了红九军团,然后被分配到三排九班当战士。

  当时,村子里和林万夫一起参军的,有5个人,两天后部队抵达宁南县披砂镇时,已经有4人牺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万夫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解放后,先后在河北、河南军区工作,于2014年4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