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背后的故事

23.06.2014  11:33

出场人物:老胡 小彭

台前引语:2014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刚刚结束,一条消息备受关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将定期发布企业“红名单”和“黑名单”,目的就是扶优治劣。说起来,这几年各式各样的“黑名单”咱们看了不少,“红名单”倒还是挺新鲜。食品企业版的“红与黑”到底该如何界定?消费者除了看名单还能做什么?今天的民生二人转,咱们就来聊聊,“红与黑”背后的故事。

小彭:我就不明白,发布“黑名单”就行了呗,干吗还要弄个“红名单”?万一没两天出事了怎么办?

老胡:你怎么就不能盼人家点好呢?干吗总想着出事啊?

小彭:我这叫面对现实。你看这些食品企业,恨不得轮着上“黑名单”,时不时就给你来个重磅炸弹。

老胡:所以说,光发布“黑名单”不够,还得有“红名单”,得让你知道,哪些企业是值得信赖的,省得你对谁都不放心。

小彭:就一个“红名单”,我就放心啦?万一有关部门看走眼了呢?万一被企业蒙骗了呢?我就不信他们还能24小时在企业盯着?

老胡:“红名单”不是给哪家企业打包票,而是对诚信守法企业的一种肯定。就跟考试排名一样,第一名不代表你就能上清华北大,也不表示你回回都能考第一,但至少说明目前你在同学们中成绩领先。

小彭:那我还有一个问题,考试是同一年级的学生、同样的考卷,统一的评判标准,这一点“红名单”能做到吗?不说别的,企业规模千差万别,一个大学毕业,一个刚上幼儿园,怎么比啊?

老胡:你说的这个问题,在相关的报道里倒没细说。不过按我的理解,能不能上“红名单”和企业规模大小应该没关系,关键是诚信。

小彭:诚信?太抽象了吧。我对他们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只要做到不该有的别乱放,该有的别糊弄,这就行了。

老胡:你说的这些就是诚信啊。诚信经营,坚守底线,这和企业规模没有必然联系。人“油条哥”就是一个卖早点的,为啥能火?不就是因为诚信吗?

小彭:你的意思是,“油条哥”也可以上“红名单”?

老胡:这恐怕不行。“红名单”针对的是食品企业,“油条哥”那早餐摊还算不上。但你想啊,“油条哥”可以做到,其他食品企业老板也可以做到,就看他愿不愿意了。

小彭:愿不愿意?我看他们想的是赢不赢利吧?为啥食品老出问题,就是因为有些人觉得,什么安全、诚信,都没钱来得重要。

老胡: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监管、处罚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正向激励机制不健全。如果说“黑名单”是惩治坏企业,那“红名单”就是表扬好企业,正向激励。

小彭:表扬肯定是好事,可话说回来,表扬又不能当饭吃,奖状也不能当支票使啊。

老胡:说不定这个奖状比支票还好使呢——据说上了“红名单”,不光能在消费者信任度上加分,还能在信贷、检验、通关上享受很多优惠,两头都有好处。

小彭:照你这么说,“红名单”的含金量可够高的,估计企业都得抢着上。

老胡:要真是能让食品企业从轮着上“黑名单”到抢着上“红名单”,那咱这“红与黑”,肯定比小说还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