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华的指尖轻抚琴弦,一拨一挑,如泉水叮咚。
和学校其他老师一样,什邡市双盛初中数学老师张利华也在德阳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活动中,爱上书法、古琴等“高雅艺术”。她打趣地对记者说,过去的生活是“三缺一”,周末耍农家乐打麻将;现在是“一带三”,一有空余时间就带学生练书法、练古琴。“感觉不论学生,还是老师,心静下来了,工作、学习气定神闲。”
张利华老师的经历正是德阳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缩影。
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夯实素质教育基础
伴随着清雅的古琴声,漫步在双盛中学,一种闲适而淡定的气息扑面而来。校园里池塘边,三三两两学生倚栏读书;走廊尽头的琴房里,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弹琴的指法;教学楼的墙壁上、操场的橱窗里,挂满了师生的书法作品,或篆书、或隶书,或工整秀丽、或行云流水。书香墨韵,让人心旷神怡。
“推进素质教育,师资是关键。”双盛中学党支部书记张芝荣告诉记者,双盛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5·12”地震后,学校把发展的突破口瞄准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着力师资的培养。
“我们学校共有43 名教师,其中省市书法协会会员就有31 名呢!”双盛初中校长徐兴洪介绍,这几年,除了邀请书法大家进校园为师生指导书法,学校还加强教育骨干尤其是班主任队伍的书法、文化教育活动,逐步形成了有梯度的书法师资队伍。
在双盛中学看到,除了书法,古筝古琴、中式插花、茶艺、香艺、陶艺等23个学生兴趣活动正在以“专家带老师,老师带学生”的模式蓬勃开展。“现在,每周末我都会到成都文殊院提高古琴技法,回来慢慢教给学生,这样农村孩子也能零门槛学习高雅艺术了!”张利华喜不自禁。
“双盛中学抓住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潜在要求,搭建平台,拓展渠道,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新知识的学习者、创造者,达成了日新德盛的师德境界,使教师成为协调生活与教育的完整的人。”中山大学博士吴宁对双盛中学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如此评价。
在德阳,双盛中学并不是个例。什邡市外国语学校以开办家长学校的方式,开辟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旌阳区教育局连续举办6 届师德论坛,受益教师达1000余人;广汉市向阳镇广兴小学在班主任中集中开展每学期“读一本书”活动,让老师在阅读中学习、反思,开展“老帮青”活动,让教师在结对互助中不断提高。
教师素质的提高、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为德阳素质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抓住素质教育关键
过去,教育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学生,主要看考分,“一考定优劣。”
在德阳,学生评价办法的改革、学校评价方法的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质量检测制度的建立,让“围着考分打转”的状况有了改变。
德阳外国语学校6 年级2 班的谭羽若马上就要放寒假了,让她最开心的不是长达一个多月的假期,而是拿到6 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个性发展报告》。“以前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放寒暑假时把成绩单拿给父母看。如果分数很低,就会受到家长的批评。”现在,一张成绩单变成了一本个性发展报告,里面包括了她一学期的学业成绩、体育成绩、荣誉奖励、读书笔记、个人活动等内容。“爸爸妈妈就能很清楚地看到我一学期都干了些什么,我也更喜欢把自己在学校的经历跟他们分享了。”她说。
“不仅仅是期末成绩实现了多元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更是通过多元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多渠道成才。”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德育室主任俞安君指出,学校每月会从学习、才艺、品德等10 个方面评选校园之星。“学校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其擅长的领域自由发挥,并在其中享受成功的乐趣,这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引导,最终实现学生的多渠道成才,都是极为有利的。”俞安君如是说。
德阳市教育局局长尹艳对此深有感触:“教育评价对学校怎么办、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尹艳说,过去评价学校主要参考学生成绩,学校也只有主抓学生成绩。现在我们评价学校要以办学思想、制度建设、办学行为、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办学效益6 个方面做参考,学校反过来也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简单的考试成绩。
为此,从2010 年开始,德阳采取多元化监测的办法,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展开质量监测。2012 年,德阳继续深化中考改革:分散考试时间、减少考试次数、下放考试组织权、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增加体育考分占比。
而今,在保证现有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各类校本课程、学生社团、中小学生课外实践基地在德阳遍地开花、蓬勃发展,学生们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呼吸、成长。
由评价机制改革“倒逼”学生课程改革,德阳正改变着“经济只看GDP,教育只看升学率”的片面评价机制。学生素质教育也向前跨了一大步。
强化立德树人观念 突出素质教育根本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确立了素质教育的地位,将其定义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但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素质教育的内涵、外延人言人殊。素质教育该怎么搞,厘清观念尤其重要。
“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搞素质教育就要首先明确‘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尹艳说,德阳自2012 年便开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示范区”建设,通过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深化德育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队伍建设,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建设发展的每个环节。
为此,德阳市深化中国梦系列教育活动,在各学校开展“书写梦想,情系祖国”第九届书信写作比赛、“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读书教育活动、“老少共筑中国梦——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主题教育活动,举办高中阶段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乐动校园,放飞梦想”中小学生音乐节等系列教育活动,特别是利用德阳特有的“继光精神”、“东汽精神”等宝贵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宣讲活动,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让青少年在特色活动中感知价值观,领悟价值观,进而达到入眼、入脑、入心的目的。
尹艳表示,为从小处着手,从身边的事做起,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全市中小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教育局将编印《德阳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故事读本》,开展“小小故事会,道德大讲堂”宣讲活动,举办中小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故事比赛,通过优秀故事的传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在四川省信息通信学校,过去沉闷单调的课堂,如今变成“辩论堂”、“思考堂”,“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2009 年开始,学校创新德育方式,开创了“成才大家说”课堂,课堂上师生现身说法,既有励志成才故事,又有学习经验交流、形式与政策分析、行为习惯养成等内容,学生由“听众”变“主角”,从听与说之间,思考生活、人生和梦想。
在什邡外国语学校,把时间、空间、兴趣爱好还给学生。通过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每周四下午的社团活动以及每年的外语、体育、科技、学生“四大节”,学生更阳光了,学习的兴趣更浓厚了。
在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新生每学期一次的课外劳动实践、每周一次的学习作品展览,毕业班每班一台毕业演出,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还能参与到劳动中去、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发掘自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兴趣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让学生走出校门后,职业上更有竞争力,生活能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儿。”孝泉师范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张登智认为,素质教育还应当让老师们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让人民群众对学校教育更加认可。
在素质教育推进中,未来可能仍有很多困难和挑战:正确的教育政绩观需要坚持和发扬、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素质教育要求……“ 但只要认定了,就坚持走下去。”德阳人有着一贯的认真和坚持。
(教育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