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人物话变迁”系列报道之一:寒门贵子李后强的治学路

29.09.2014  19:53

    编者按: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华诞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新华网四川频道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系列报道“年代人物话变迁”,围绕百姓的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的切身感受,采访一批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岁的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普通人,记录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印记变化,从衣食住行用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变迁,折射社会变化、民族命运、时代进步。

年代人物话变迁”系列报道之一

8o

    新华网四川频道9月29日电(杨清明)旧时的四川地图上,在川东云阳县红狮区与奉节接壤的地方有个龙洞乡,那里是三峡水库腹地,山高谷深、贫穷落后。龙洞乡有户人家姓李,1962年8月的一天,一名男婴呱呱坠地,男婴的出生给李家带来了得子的喜悦,但不久,老李开始犯起了愁:那时国家刚经过三年的困难时期,家里添丁,吃饭是大问题!

    至今李后强回忆起当年那段岁月时,也难掩激动:“当时真是太苦了,没吃没穿,从小营养不好,很小还得分担家务活。

    回顾走来的一路,李后强是这样总结自己的:“就是读书和行路,圣贤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古人求知的模式,也是时代特征的写照。

    童年是苦楚的 但更有幸运

    在小学启蒙前,长达8年时间里,李后强放过牛羊,学过木匠篾匠,在长江边上帮父亲钉过帆船。“当时我是远近闻名的木篾匠,一天还能挣上一块钱!”李后强回忆道:“父母是厚道的农民,一心想把我培养成出色的匠人,但当上山村教师是我最大的愿望。

    求知的欲望在少年的心中朦胧发芽,似乎是上天眷顾,转机很快的降临。“就在我成天做木篾匠的日子里,我们家迎来了一位驻村的林业干部,一起来的,还有一台小破的收音机。”李后强回忆:“一天忙完回家,驻村林业干部打开收音机,里面就传出人声、歌声。

    啥都不懂的少年把这个收音机叫做“神奇的小盒子”。终于一天李后强鼓起勇气问道:“这么小的盒子怎么能装下那么大的人?”林业干部哈哈大笑:“里面人是没有的,但有很多科学。”从此,少年对“科学”着了迷。

    “正是因为收音机给我带来的震撼,我开始迷上了科学,一心想,非得把他搞懂了!”李后强动情回忆道:“现在都一直感激当时的那位驻村林业干部,是他把我带上了求知的道路。

    也正因此,8岁的李后强读上了小学一年级,也因自己的刻苦努力,读了初中再读高中。

    高考改革 村里出了首位大学生

    大学招生制度改革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都难以忘怀,高考招生制度让成千上万的青年人圆了求学梦、改变了命运。“1978年我从高一跳级考入万县师专(现重庆三峡学院),成为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李后强微笑道:“农村进入城市,对我来说意味着命运的重大转折。

    “我记得离开村庄那天,生产队杀了几头猪买了几桶酒为我饯行,乡亲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李后强深情回忆:“父亲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出10斤全国粮票和15元钱叫我路上用。

    70年代末80年代初,四川农村改革大胆起步。“家里分了几亩承包地,吃饭不成问题,让我能安心读书。”李后强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改革至今心怀感恩。

    怀着对知识的痴迷和渴望,农村来的李后强每月仅靠17.5元助学金生活,生活虽然艰苦,学业十分刻苦,3年后在没有任何人脉背景的情况下,留校任教。“这种公平和环境,至今怀念。”李后强感叹道:由于跳出了“农门”,有了专科起点,后来才读上硕士、博士,当了教授,从此,在治学路上更进了一步。

    波澜壮阔搞改革 奋力前行谋复兴

    “建国65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对科学人才的重视前所未有,知识分子甩掉了“臭老九”的帽子。”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号召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建设贡献了强大的智力,这点李后强感触颇深。

    “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的事迹当年对我们知识分子激励相当大。”李后强回忆道:“正因为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知识分子又可以出来干点事,我治学的人生轨迹才得以继续。

    “直到今天,正因为有广大的知识分子,国家才得以发展,科技才得以进步!”李后强在谈到未来的打算时自豪的表示,他希望花更多的时间做学问,搞研究,在社会前进的浪潮中,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李后强对开创“二次建国”伟业有自己看法: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变得繁荣富强,未来十年,要啃硬骨头、拿下险滩,把改革推向深水区。

    未来十年,李后强希望国家能加强国防实力,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让中华民族在世界的东方巍然屹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