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战精神 红色巴中建好幸福美丽新村

03.09.2015  21:32

市民坐在广场上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

市民坐在广场上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

        中新四川网9月3日电(苗志勇 通讯员王兴元)“太好看了!太振奋人心了!”9月3日中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王坪村村委会办公室,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直播才结束,72岁的村民王德蒋就抑制不住激动,“抗日战争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凭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才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要铭记历史,让后人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国强则民富’的道理。

        王坪村,一个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小山村,“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所在地,安葬着红军烈士达2万余人。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和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王坪村村民世代守卫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虽然,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和红军后人前来缅怀烈士英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但由于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滞后,红色资源并没能改变王坪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扶贫攻坚,绝不落下一村一户!”巴中市发起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按照“文明、现代、优美”的要求,建设好王坪村。如今的王坪新村,青松翠竹掩映中,一幢幢川东北风格的巴山新居青瓦白墙,错落有致;各幢新房院落用水泥路、石板路连通,路的两边布有绿化带;聚居点内,村“两委”阵地、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综合调解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景区环境优美了,交通方便了,王德蒋和许多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农家客栈,吃上旅游饭,日子越来越红火。休闲时间,他还参加了村里的红色文化宣传队,演红军戏,唱红军歌,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王得蒋说,他出生在解放前,家家户户缺吃少穿,到处都有要饭的;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村民都住上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勿忘国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弘扬抗战精神,建好幸福美丽新村。

        锃亮的地板砖折射出吊灯柔和的光线,棕色的沙发在客厅里环绕成半圆形,北面的组合家具中摆放着一台平板电视……9月3日上午10时,在巴中市巴州区花溪乡新庙村李德家中,他和前来看直播的村民们都自发站起来,唱起了国歌。

        “我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新房子。”看完直播,李德带着记者走了一圈,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巴山新居点缀在群山环抱中,平坦宽阔的水泥大道延伸向各家各户,房前屋后一垄垄整齐的菜地里黄瓜、丝瓜、茄子等蔬菜长势喜人……

        新庙村是有名的穷山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产业发展停滞,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李德和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2011年,巴中市发起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构建起“巴山新居+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格局。新庙村作为率先建成的示范新村,产业、新居、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德和260余户告别了土坯房,搬进巴山新居,村里还引进业主建起了金银花种植基地。现在,他家里每年仅土地流转费、园区务工收入和产值分成就可达到2万余元,实现了稳定脱贫!“国强民才富。我们现在住进了巴山新居,有了致富产业,还有电商帮忙卖产品。我们要时刻牢记党恩,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完)